第8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群本来就是随风摇摆的,这会儿赞不绝口的人多了,其他的声音自然就小了。
  要说阿绵从小到大之后,在村中的风评就一向不佳。
  小时候她是村里的小霸王,她比别的小孩会说话的时间晚,其他小孩若是老捏她的脸,惹得她不高兴了,她又不会说话,就“啊啊啊”的咬人,为此不少父母都去阿绵家抱怨过。
  一度还有人猜测阿绵是个傻的。
  只有阿绵娘觉得阿绵是全村最聪明最可爱的小娃娃。
  等到阿绵娘走后,阿绵的风评就雪上加霜,她行事乖张,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这还是头一回阿绵被这么多人夸。
  阿绵看着迷途知返的村民们,欣慰地点了点头。
  她从驴车上拿下带来的铁锅,孟二孟三已经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灶台。
  因为是丧事,顺理成章的做的是素面。
  面是杂粮面,配料另有萝卜、黄花菜、青菜、豆芽罢了。蔬菜是后院摘的,属于是没花多少钱,阿绵要做素汤,用的是姜末和摘的蘑菇,熬了一大锅,平摊下来三碗面的成本也就一文钱。
  准备好这些,阿绵再次搬出一个竹编的箱子,上方贴了一张写着“孝钱箱”三个大字的纸,摆在了灵棚门口。
  面确实是免费的,孝可不是。
  吃大孝女的面,还是白事,大庭广众之下你好意思空着手来?
  二嫂就坐在孝钱箱旁,悲悲切切:“孝女陆阿绵,念先父恩重,亲制素面施乡邻啊,做这等善事,是要捐给庙里,为父积德的大好事……”
  倒也不会叫卖,那自然会落的个“发丧财”的口舌。
  不过总会有那么些人,想着说了是不要钱的,就大大咧咧来要上一碗面。
  阿绵也照常给人端一碗面去。
  结果一吃,意外的发现滋味还不错。
  “这素面是怎么做的?不涩不苦,还蛮有味。”
  阿绵低头作沉痛状,孟驰坚苦笑、眺望远方,语气深沉:“还能加什么,加的不过是阿绵的孝心啊……”
  这——
  当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是大锅汤底里加了一小调羹的猪油。
  不过这一番多少叫人动容,掏个一文钱出来也无妨了。
  不一会儿渐渐的人就多了起来,绝大多数人还是要脸的,来吃面都往箱子里投个一两文的,以表哀思。
  摊子虽小,劳力却很多,分工大致为阿绵煮面、孟婧端面、孟三洗碗、二嫂宣传、孟二……无所事事的充当一个保卫众人的家丁。
  不要钱、加过孝心的面一经推出,好评如潮,就连附近村的村民都赶来一探究竟。这些人离得远些,一路上道听途说,此时已有不少人拉着自家的小孩训到:“多学学别人,对你爷爷奶奶也要这样孝顺!”
  不远处有人恶狠狠关上了门,陆兴家一脚踢飞了个空竹篮,“爹,难道就叫他们在那又赚钱,又得了名声?!现在棺木什么的都已定了,他们不出这钱,这不就轮到我们家出了么!?”
  陆兴家的爷爷是陆阿绵爹那一辈的大哥,此后生了三个孩子,其中是两个女孩一个男孩,男孩这一支也就是陆兴家的爹这一脉,所以按理来说他们是要办好这件丧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