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试图用推责方式,将问题转移。
  「基本」这个词,是个推卸词语,算是一个非肯定回答。
  面对警察的着装和质问语气,普通人想要掩盖谎言都会有压力,而压力带来的直接反应,就是对自己说出来的话有所保留。
  这样日后追责,他们可以有回旋的余地。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警察需要有制服,有执法仪。
  不仅仅是规范自我,更重要的是给人压力感,形成一种心理暗示。
  “那我们先不聊这个问题,我想问问你,突然改变自己文风和写作选题是怎么做到的?”我提高了语调,希望给她一些压迫,“灵感可以突然有,但文风很难一下改变吧,听编辑说你去采风了?去的哪里?”
  烨桦被我突然转换的话题,打了个措手不及。
  抿抿嘴唇,伸手摸摸自己的颈部,眼神不和我对视。
  “我是个作者,这是我吃饭工具,我得赚钱就得改变文风,改变写作思路对作者来说很简单。”
  “可是你之前提交的六个方向都是些爱情的,最后一次定稿是写的原生家庭下的社会反思。这两者差别很大。已经不涉及文风了,底层逻辑都改了。”
  我装模作样地扬起手中的资料,想用这种方式让她怀疑,我们是不是真的掌握证据。
  不是只有她可以似是而非。
  我也可以模棱两可。
  烨桦呼吸速度变快,我能清楚地听到她每一次呼吸声。
  她在紧张,她有所隐瞒。
  陈墨拿过我手里的资料快速翻了翻。
  随后眼睛凝视着烨桦,紧跟着来了一剂猛料:“这本书是你自己写的吗?”
  烨桦两手猛地拍向自己的膝盖,力道很大,惊呼道:“当然。”
  但随机她又闪躲眼神交流,“这些字都是我亲手打出来的。”
  她第一反应很真实,不像是在撒谎。
  但她第二句,又是一个很明显的推责说明。
  “这本书的灵感不是来自于新闻。”陈墨很显然不相信烨桦的回答,她更相信烨桦肢体传递出的心虚感,所以她直接挑明自己的想法,“是真实的素材对吗?”
  陈墨真的很厉害。
  她仅凭我刚刚改变文风的提问,就抓取到了关键信息,立马推断出凶手线索。
  “我们之所以来问你,就是还有回旋的余地。”陈墨引诱式提问,算是稍微给烨桦铺了个台阶。
  烨桦被陈墨问的浑身僵住,可能是被人现场戳破有些招架不住,脸色难看。
  气氛陷入尴尬。
  抄袭对于作者来说,绝对是件丑闻。
  如果让出版社知道烨桦的书有人帮忙或者代笔,肯定少不了官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