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 / 2)
一个不能说凡人语言、不能与凡人见面、不能随意外出的“皇室”,和权臣手中乖乖从命的傀儡泥娃娃有什么区别?喔不对, 这种情况比之傀儡娃娃还不如——中华历史上不是没有过主弱臣强, 皇室沦为傀儡的时候, 但这种状态终究是危险的、脆弱的,不能长久持续;无论是心怀不甘的弱主, 抑或惶恐忧虑的强臣,双方终究会有一个忍耐不住, 强行打破这个危险的局面。但在倭国,因为神圣性的洗脑实在太强太成功,成功到连天皇自己都深信了自己的“神性”,于是一切以神为名的架空操作也就顺理成章,再没有半点阻力。
权臣可以永远架空皇权,那当然没有任何必要篡位;倭国延续千年的天皇制度,大致就是这么来的。在这种体系下,皇位更类似于传国玉玺一样的珍品宝物——谁会和传国玉玺为难呢?
刘先生嘴角一抽,神色变得有些微妙了。
显然,东瀛的外戚和阴阳师没有什么独步天下的创意,他们能想到的东西,中华的儒者也能想到。实际上,从儒学诞生的那一刻起,儒生们恐怕就一直在暗戳戳的做着试探。儒生们一向推崇的是上古,上古中最推崇圣君的是尧舜——一般没有大禹;为什么没有大禹?因为尧舜时“垂衣裳而天下治”,淡泊自守,不理俗务,很愿意将政务交给大贤之士处理;而相反,大禹的风格就很让人不快了:胼手胝足,身自躬亲;为了治水处处巡视,与底层打成一片,把权力抓得牢得不能再牢;天下的皇帝要都是这么个做派,那大儒们还吃什么? ↑返回顶部↑
权臣可以永远架空皇权,那当然没有任何必要篡位;倭国延续千年的天皇制度,大致就是这么来的。在这种体系下,皇位更类似于传国玉玺一样的珍品宝物——谁会和传国玉玺为难呢?
刘先生嘴角一抽,神色变得有些微妙了。
显然,东瀛的外戚和阴阳师没有什么独步天下的创意,他们能想到的东西,中华的儒者也能想到。实际上,从儒学诞生的那一刻起,儒生们恐怕就一直在暗戳戳的做着试探。儒生们一向推崇的是上古,上古中最推崇圣君的是尧舜——一般没有大禹;为什么没有大禹?因为尧舜时“垂衣裳而天下治”,淡泊自守,不理俗务,很愿意将政务交给大贤之士处理;而相反,大禹的风格就很让人不快了:胼手胝足,身自躬亲;为了治水处处巡视,与底层打成一片,把权力抓得牢得不能再牢;天下的皇帝要都是这么个做派,那大儒们还吃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