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2)
可讨厌的右丞相说,没事,我很快就能见到我大表姐了,因为他们第一个地方就是带我去东元接上我的大表姐,之后在开始旅途。
本太子:“……”大表姐,我对不起你啊。
【作者有话要说】
只有这一章是第一人称,下一章就不是了。
第67章 番外(二)
北周与西齐和东元的一仗, 北周惨败,整个皇室被屠戮殆尽,只余下了一位带兵去往北境的三皇子。
不过倒不是这位三皇子多么的有能耐才在北境的战场上活了下来, 而是他仅仅只是带兵去了,却压根没有亲自上战场打,甚至连指挥都没有。
三皇子呼延正, 一个最像北周王的皇子, 武艺胆识一概没有, 谋划算计也是一样不精, 之所以好运的被北周王看重,还是因为右贤王的扶持。
这一代的北周王是个好大喜功又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若不是因为上一代的老北周王死前将北周军事重新布置了一遍, 并留下了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 又在西齐与东元分别安插了人,北周早就被这位继任的北周王败干净了。
右贤王是辅佐了上一代北周王的老臣了,又身负上一代北周王的临终遗愿,所以即使他心里再如何的不喜欢这位北周王, 但还是尽心的辅佐于他。好在虽然这代的北周王是个扶不起的废物,可他确是生了个好儿子, 大皇子呼延烈。
呼延烈的母妃冉芙是外族和亲过来的, 冉芙的国家虽然不是像西齐和东元那样的大国, 但国家再小, 人家也是一国的公主, 见识自然是不俗的。
右贤王非常满意这位公主, 在明知北周王已经有了大妃达媛的情况下, 还是逼着北周王将达媛降为了侧室, 转而以大妃的礼仪迎娶了冉芙公主。
北周王并不在意谁是自己的大妃, 想到冉芙带来的助力,而且当时的达媛嫁过来还没有三个月,身下也没有孩子,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顾虑,所以北周王也很干脆的同意了右贤王的提议。
要说这冉芙与达媛一样,都是身不由己的,冉芙嫁来北周王宫,是正妻也好还是侧室也罢,都不能自己做主,达媛心里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也并未与冉芙犯难。
再说冉芙嫁过来后自然也没令右贤王失望,不仅将北周王宫治理的很好,而且还生下了大皇子呼延烈,呼延烈此人天资聪颖,相貌不俗。
在他五岁的时候,右贤王便自请做了他的老师,最难得的是,这位大皇子与右贤王难得的观念一致,都认为北周在这么无休止的与西齐和东元打下去,最后也讨不了多少好,而且动辄屠城也太过出格。
北周该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自己,而且最好是开放北周、西齐和东元三国的通商口,相比于牺牲北周士兵的生命去抢粮,还是经济互通实在。
然而北周王是看不到这点的,右贤王驻扎在西齐北境,其实没有出多大力气,不然依着西齐武将少,士兵不精的程度,怎么也不能与北周人对抗这么久。
北周王自然也看出了右贤王的不尽心,可也没办法,盖因右贤王在士兵心里的威望太大,所以北周王自然想要扶持另一个人与右贤王分庭抗礼,所以他想到了那个因为右贤王被迫让出了大妃身份的达媛,她的弟弟似乎是个有些手段的人。
果然,北周王为达媛的弟弟提供了便利,他进了军营简直是如鱼得水,很快的就在军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积累了自己的人脉,很大程度上分了右贤王在北周军中的影响力。
北周王大喜,遂封了他为左贤王。
也是没几年,大皇子呼延烈战死,即便知道是自己的二儿子呼延灼下的手,但北周王也不准备计较,毕竟王位只有一个,儿子多的情况下,自然是能者得之,即便是手染兄弟的血也没关系,就像养蛊一样,北周的王,就是要最毒的那一个。
但随着呼延烈的死,大妃冉芙也紧跟着去了,想着左贤王对自己的忠心,北周王很大方的将大妃的位置又还给了达媛,还很是看重呼延灼。
而且呼延烈死后,右贤王也不在逆着自己,这另北周王非常的满意,觉得自己已经掌控了整个北周,所以本来还有些拼劲的北周王,便开始逐步的堕落了。
军事问题一概交给了左贤王,他不在询问,而是不断的扩充后宫,整天耽于享乐,加上左贤王确实能干,他便更放心了。
直到左贤王的死讯传来,北周王才如梦初醒般的感到了害怕,可已经被掏空了的身子和头脑早就拿不出主意来了,所以他只能转而依靠自己的二儿子呼延灼。
但自从呼延灼从西齐回来之后,便也一反常态,不仅不在过问北周的事情,甚至连朝都不上了,北周王有心想要问问他是怎么了,可这个时候右贤王也跟着一反常态的露出了獠牙,不仅大力扶持三皇子,还变相的软禁了自己。
北周王见呼延灼真的就放任他们了,一气之下,毒杀了达媛,之后心安理得的在后宫享受了起来,也不在过问朝廷的事情。
本来他毒杀达媛还害怕呼延灼找寻自己的麻烦,却没想到呼延灼知道了也没什么反应,他看不懂自己这个二儿子,但既然他并不想杀了自己为他母妃报仇,所以北周王也彻底的放下了心。
不是只有北周王放心,还有右贤王也一样,右贤王其实也被呼延灼的反复无常搞得头疼,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选了三皇子,毕竟依着右贤王来说,北周王庭里众多的皇子之中,最优秀的两位就是大皇子呼延烈与二皇子呼延灼了。 ↑返回顶部↑
本太子:“……”大表姐,我对不起你啊。
【作者有话要说】
只有这一章是第一人称,下一章就不是了。
第67章 番外(二)
北周与西齐和东元的一仗, 北周惨败,整个皇室被屠戮殆尽,只余下了一位带兵去往北境的三皇子。
不过倒不是这位三皇子多么的有能耐才在北境的战场上活了下来, 而是他仅仅只是带兵去了,却压根没有亲自上战场打,甚至连指挥都没有。
三皇子呼延正, 一个最像北周王的皇子, 武艺胆识一概没有, 谋划算计也是一样不精, 之所以好运的被北周王看重,还是因为右贤王的扶持。
这一代的北周王是个好大喜功又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若不是因为上一代的老北周王死前将北周军事重新布置了一遍, 并留下了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 又在西齐与东元分别安插了人,北周早就被这位继任的北周王败干净了。
右贤王是辅佐了上一代北周王的老臣了,又身负上一代北周王的临终遗愿,所以即使他心里再如何的不喜欢这位北周王, 但还是尽心的辅佐于他。好在虽然这代的北周王是个扶不起的废物,可他确是生了个好儿子, 大皇子呼延烈。
呼延烈的母妃冉芙是外族和亲过来的, 冉芙的国家虽然不是像西齐和东元那样的大国, 但国家再小, 人家也是一国的公主, 见识自然是不俗的。
右贤王非常满意这位公主, 在明知北周王已经有了大妃达媛的情况下, 还是逼着北周王将达媛降为了侧室, 转而以大妃的礼仪迎娶了冉芙公主。
北周王并不在意谁是自己的大妃, 想到冉芙带来的助力,而且当时的达媛嫁过来还没有三个月,身下也没有孩子,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顾虑,所以北周王也很干脆的同意了右贤王的提议。
要说这冉芙与达媛一样,都是身不由己的,冉芙嫁来北周王宫,是正妻也好还是侧室也罢,都不能自己做主,达媛心里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也并未与冉芙犯难。
再说冉芙嫁过来后自然也没令右贤王失望,不仅将北周王宫治理的很好,而且还生下了大皇子呼延烈,呼延烈此人天资聪颖,相貌不俗。
在他五岁的时候,右贤王便自请做了他的老师,最难得的是,这位大皇子与右贤王难得的观念一致,都认为北周在这么无休止的与西齐和东元打下去,最后也讨不了多少好,而且动辄屠城也太过出格。
北周该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自己,而且最好是开放北周、西齐和东元三国的通商口,相比于牺牲北周士兵的生命去抢粮,还是经济互通实在。
然而北周王是看不到这点的,右贤王驻扎在西齐北境,其实没有出多大力气,不然依着西齐武将少,士兵不精的程度,怎么也不能与北周人对抗这么久。
北周王自然也看出了右贤王的不尽心,可也没办法,盖因右贤王在士兵心里的威望太大,所以北周王自然想要扶持另一个人与右贤王分庭抗礼,所以他想到了那个因为右贤王被迫让出了大妃身份的达媛,她的弟弟似乎是个有些手段的人。
果然,北周王为达媛的弟弟提供了便利,他进了军营简直是如鱼得水,很快的就在军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积累了自己的人脉,很大程度上分了右贤王在北周军中的影响力。
北周王大喜,遂封了他为左贤王。
也是没几年,大皇子呼延烈战死,即便知道是自己的二儿子呼延灼下的手,但北周王也不准备计较,毕竟王位只有一个,儿子多的情况下,自然是能者得之,即便是手染兄弟的血也没关系,就像养蛊一样,北周的王,就是要最毒的那一个。
但随着呼延烈的死,大妃冉芙也紧跟着去了,想着左贤王对自己的忠心,北周王很大方的将大妃的位置又还给了达媛,还很是看重呼延灼。
而且呼延烈死后,右贤王也不在逆着自己,这另北周王非常的满意,觉得自己已经掌控了整个北周,所以本来还有些拼劲的北周王,便开始逐步的堕落了。
军事问题一概交给了左贤王,他不在询问,而是不断的扩充后宫,整天耽于享乐,加上左贤王确实能干,他便更放心了。
直到左贤王的死讯传来,北周王才如梦初醒般的感到了害怕,可已经被掏空了的身子和头脑早就拿不出主意来了,所以他只能转而依靠自己的二儿子呼延灼。
但自从呼延灼从西齐回来之后,便也一反常态,不仅不在过问北周的事情,甚至连朝都不上了,北周王有心想要问问他是怎么了,可这个时候右贤王也跟着一反常态的露出了獠牙,不仅大力扶持三皇子,还变相的软禁了自己。
北周王见呼延灼真的就放任他们了,一气之下,毒杀了达媛,之后心安理得的在后宫享受了起来,也不在过问朝廷的事情。
本来他毒杀达媛还害怕呼延灼找寻自己的麻烦,却没想到呼延灼知道了也没什么反应,他看不懂自己这个二儿子,但既然他并不想杀了自己为他母妃报仇,所以北周王也彻底的放下了心。
不是只有北周王放心,还有右贤王也一样,右贤王其实也被呼延灼的反复无常搞得头疼,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选了三皇子,毕竟依着右贤王来说,北周王庭里众多的皇子之中,最优秀的两位就是大皇子呼延烈与二皇子呼延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