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静仪没有去,这件事就由她负责。
  等邵林带着一群将近二十来个的家属们风尘仆仆赶回庇护所时,酒店后面的小型养鸡场已经初见雏形。
  而打理出来的田地里已经种下应季的蔬菜了。
  唐黎最近外出找物资的重点都放在了农业用具上,包含工具,肥料,各类种子甚至是农用机械。
  庇护所人目前将近五十人,基本上人人都有事做。
  附近除了养鸡场还住着一对夫妻,并没有其他人居住,唐黎深知找再多物资都不如开源,因此准备趁着十月份的天气种一波冬小麦。
  粮食这种东西,在生存危机前,总是不嫌多的。
  酒店庇护所里面那些绿化带经过改造,种菜之类的倒是没问题,土壤不算肥沃但是慢慢打理也能长得很好。
  种粮食就有点不太够看了。
  唐黎把目标放在了庇护所附近一些目前看起来无主的荒地上,反正附近也没什么人了,还不如把这些地方利用起来。
  现在庇护所里除了出去找物资和日常事务之外,也没什么特别的事,通讯是早就没有了的,平常这些成年人们也只能看看书做做运动打打牌消遣时间。
  为了调动他们的干活儿积极性,唐黎跟林静仪和邵林商量后,决定给庇护所制定个新制度。
  那就是工分制。
  将部分长期重复且必须的工作转换成聘用岗位,竞争上岗,和之前打卡上班一样,只要完成工作,就能获得工分。
  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承担了一点庇护所安排的活儿,所以在吃和住的方面唐黎没有苛待,都是一视同仁的,属于是包吃包住,没有后顾之忧那种。
  可人嘛,总是不满足的。
  待在这里暂且免于瘟疫困扰,又衣食无忧,自然有点别的追求,改善改善伙食,或者给孩子添置点东西。
  唐黎收集了不少,没打算免费提供。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非生活必须的那些东西总不能也搞平均分配,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
  于是她在一楼大厅挑了个宽敞的房间,趁外出带回来不少货架,整齐摆放着,把众多涵盖衣食住行的物资拿出来,直接开了个工分超市。
  只要应聘工分岗位,认真工作,就可以获得工分,用于在这个超市购物。
  即便想要的超市没有,唐黎也保证会尽量搜罗来满足大家的需求。
  本来还有些躺平的部分成员们积极性就起来了。
  包吃包住躺平可以,改善生活就得支棱起来,比如男人们总有戒不掉的烟瘾,女人们也没办法拒绝漂亮崭新的衣裳首饰。
  唐黎让人在庇护所附近打了口井,烧开放凉当日用,也提供没打开过的瓶装水给大家喝,但是酒,饮料之类的就不可能全部免费提供了。
  这部分放在工分超市,想要的自然知道努力工作去兑换。
  好处就是唐黎自己收集的部分物资可以拿出来正大光明的享用了。
  她甚至搞来一套工具,在工分超市的角落里弄了个烘焙间,大家还可以去定蛋糕。
  阮文静生日那天,唐黎亲自做了个三层的大蛋糕请大家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