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筱瞥见路边野草丛里眼熟的野菜,上前扒拉出来,认出是常美霞教她认过的荠菜,顿时开心起来。
  安置区的学校还没重启,唐筱每天只能看点唐黎给她找回来的课本或课外书,无聊得很,自告奋勇地开始承担起张罗饭菜的重任。
  芥菜可以包饺子,刚好家里有面粉和瘦肉,唐筱决定多采点尝试一下。
  在唐筱沉迷挖野菜的时候,唐黎骑着自行车离开7号安置区,前往自己的任务目的地——安城最南边的凉水河区。
  这里是安城历史最悠久的老城区没有之一。
  两地相隔三十多公里。
  唐黎一路轻车简从,好些地方都被横陈的弃车堵死,足足骑了两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附近。
  相比其他高楼林立的新城区,老城区显得更加有烟火气些。
  低矮的老式民房鳞次栉比,路边店铺的布置看起来也非常接地气,大多都是各种小吃店。
  也许是因为老城区有凉水河这样一条河流经过,水资源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紧缺,举家搬迁到安置区的要少很多。
  唐黎看见路边的绿化带有被人改造的痕迹,花坛里的观赏植物都变成了正在生长的蔬菜瓜果。
  往年这个时候,安城也差不多开始供暖了。
  可惜今年不会有了。
  唐黎看见有不少人穿得厚厚在街道上走,大多数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还纷纷带着各种奇怪的工具,譬如手推车,甚至超市的购物车之类的。
  稍微打听一下才知道,原来这附近刚好有家煤炭厂。
  老城区在统一供暖改造前冬天都是烧炉子取暖的,尽管后来都改造了,有些人家里还是没改掉这个习惯。
  这家煤炭厂常年存储着十几万吨的煤。
  灾难后老板没走,专门做起了把这些库存煤卖给附近居民的生意。
  没有电,安城的冬天可不好受。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老板知道等降温了煤就会成为重要物资。
  与其把人逼到绝路引得人觊觎来偷来抢,不如他大大方方地卖出去,结个善缘还能换点自己需要的物资。
  即使价格稍微有点高,大家也普遍接受了。
  机缘巧合之下,煤的供应和凉水河的存在维持了凉水河老城区暂时的平静。
  唐黎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就挑了个无人的角落取出背包。
  里面象征性的放了些容易饱腹的干粮和瓶装水等,发现凉水河区和安置区一样现金基本成为废纸,物资才是硬通货后,她又往里面多塞了点。
  很快她就用一瓶纯净水跟一个路人打听到了附近的情况。
  用的理由是来此寻亲。
  灾难过后通讯全断,亲戚朋友全体失联,到处寻亲找友的人不少,这个理由很充分。
  唐黎要找的人定位在长兴街。
  拿了水的路人很尽心,告诉她那条街在路上灾难前就是红灯区,现在灾难当头,更是搞得乌烟瘴气,管制武器流通得很是猖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