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3 / 3)
萧王府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粮食储备,国库绝对没那么多,因为江南赋税减免,萧王府一直处于亏空状态,怎么可能还能供应的上?
如此情况下,萧王府应该没钱养军队才对,可惜,事实却跟大家猜测的正好相反。
萧王府的军队依旧养的好好的,并且还提高了当兵者每月例银,这个待遇的提高,让很多吃不饱饭的老百姓去参军,萧王府的军队数量一直在扩大。
就连河中五万水师,这个时候,都已经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了。
因为,当年河中嘉禾郡主府刚刚建设的时候,谢嘉音这个郡主就下令扩充军队了。
例银提高了三四成,投身参军的人就更多了。
他细细调查了两三年,才终于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跟这个王妃有关。
墨修辰从最开始还在大景朝做王爷的时候,就到处赈灾,那个时候他在民间的威望,就是从那几次赈灾开始的。
朝廷拿不出太多的粮食,给墨修辰的这是少部分,可是墨修辰到了江南之后,就能拿出足够的粮食来保证让那些百姓都活着。
不但有粮食,还有各种衣服鞋子保暖物资,冬天雪灾的时候,老百姓也没有死伤惨重的情况。
墨修辰的名气,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后来,因为这些功劳,先帝越发信任他,封了萧王,最后,竟然直接把摄政王的位置都给他了。
在老皇帝病重期间,大景朝的朝政,一直掌控在墨修辰手里。
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墨修辰来说,足够他做很多事情了。然后,就是江南。
江南这边萧王府是突然转移过来的,墨修辰在这边不可能有多少提前的准备,养这么多军队,拨款这么多下去,绝对不可能是墨修辰前期准备好的。
很多赈灾事宜都是这位王妃经手的,吏部的官员一没钱就去找王妃,这个谢嘉音到底有什么能耐?
能让墨修辰过的这么好?
察觉到这些之后,墨志林就对这位王妃上了心,专门查探了她好久。 ↑返回顶部↑
如此情况下,萧王府应该没钱养军队才对,可惜,事实却跟大家猜测的正好相反。
萧王府的军队依旧养的好好的,并且还提高了当兵者每月例银,这个待遇的提高,让很多吃不饱饭的老百姓去参军,萧王府的军队数量一直在扩大。
就连河中五万水师,这个时候,都已经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了。
因为,当年河中嘉禾郡主府刚刚建设的时候,谢嘉音这个郡主就下令扩充军队了。
例银提高了三四成,投身参军的人就更多了。
他细细调查了两三年,才终于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跟这个王妃有关。
墨修辰从最开始还在大景朝做王爷的时候,就到处赈灾,那个时候他在民间的威望,就是从那几次赈灾开始的。
朝廷拿不出太多的粮食,给墨修辰的这是少部分,可是墨修辰到了江南之后,就能拿出足够的粮食来保证让那些百姓都活着。
不但有粮食,还有各种衣服鞋子保暖物资,冬天雪灾的时候,老百姓也没有死伤惨重的情况。
墨修辰的名气,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后来,因为这些功劳,先帝越发信任他,封了萧王,最后,竟然直接把摄政王的位置都给他了。
在老皇帝病重期间,大景朝的朝政,一直掌控在墨修辰手里。
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墨修辰来说,足够他做很多事情了。然后,就是江南。
江南这边萧王府是突然转移过来的,墨修辰在这边不可能有多少提前的准备,养这么多军队,拨款这么多下去,绝对不可能是墨修辰前期准备好的。
很多赈灾事宜都是这位王妃经手的,吏部的官员一没钱就去找王妃,这个谢嘉音到底有什么能耐?
能让墨修辰过的这么好?
察觉到这些之后,墨志林就对这位王妃上了心,专门查探了她好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