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卡昂想了想,说完又继续翻书,等待玛格丽特思考。
  他其实根本不在乎出版社的销量如何,无论怎么样也耽误不了他拿年金,但扬格先生看着《万花筒》这新刊物的势头还可以,要求卡昂将玛格丽特长期签下来。
  玛格丽特的上一份合同,关于粉眼的十篇稿已经全部送去了出版社,从三月发布到了五月中旬,刚刚好完结。
  这二十周的合同,算一算就是接着从五月中发到十月中旬。
  玛格丽特心里掰着手指算了算,上期次她短篇故事的单价二十五镑十期,因为是新人所以低于市场价。
  这次卡昂愿意给八镑二十篇,也就是总价一百六十镑。
  这个价格,与一开始帕特森爵士跟二月出版社签的合同价格差不多了。
  这也证明,她的内容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能够拿到一个公平的价格了。
  至于利润分成,玛格丽特大约算了算。
  现在《万花筒》的售价是六便士一本,这也是大多故事册子的定价,十分廉价,就连工厂里识字的纺织工都能每周买一本。
  估计一下,如果每一期的续订量都是六万册,那么她每周就可以多拿二十五镑的分成。
  假设每周的销量多一万册,她就能拿更多的二十五镑。
  积少成多,如果销量能起来,那累计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况且,这样的读物很便宜,更能走进大众家中,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高知名度,不仅是让圈内人知道她的名字。
  有助于以后的长期发展。
  她前天还听副主编普森先生说,《万花筒》首发还不到一万册,但现在的最新一期,分销商那里续订的订单加起来已经突破了两万册,这些订单大多销往伦敦与周边城市,例如牛津和剑桥等地。
  像《二月花》那样的大众刊物,每期的续订量都能超过十万,在英格兰任何一家书店里都能找得到。
  《万花筒》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一言为定,我答应这个条件。”
  有钱不赚白不赚,玛格丽特一点也不嫌少,她举起香槟杯,与卡昂碰了碰。
  不过,粉眼已经完结了,接下来的短篇应该写什么呢?
  短篇内容与长篇不太一样,每篇就几千个词,需要节奏快,少描写,多剧情,主要看的就是剧情的趣味性。
  粉眼算是抓住了感情流观众的胃口,感情变化的节奏快,故事感强。
  玛格丽特思索着,将捏起一块玛德琳蛋糕塞进嘴里。
  周围的宾客们就没有一位不是达官贵人,说出来都有些身份头衔,也都是各行各业里的翘楚。
  她对面就坐着一位浅蓝裙子的姑娘,似乎很不缺钱花,正与身边人说着的,要请玻璃匠定制一批描金的香槟杯,也就是萨尔孙庄园里使用的这种。
  是了,这个年代,手工业很发达,任何细分类的工艺都能开个店,就玛格丽特知道的,莱特饭店对面就有家专门只做刺绣的小店,或只卖呢绒布的小店。
  不如以后的短篇小说就写这个吧?一篇只写一种工匠,捏造一个小情景故事,以日常自然的风格来写。
  玛格丽特还记得她上辈子第一次看慢煮生活的感受,真是缓慢而治愈,明明是平凡简单的东西,看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而且,这样也不怕自己写的太疲倦,或者没灵感,只需要上街去逛一逛,与小店里的人多聊聊天收集点素材就可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