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2 / 3)
张昭苦笑一声,道:“别说你家的田了,我家的两千亩地挂在地铺半年了都没卖出去。昨儿去问了一下,说是现在田价还在跌,良田八两一亩根本卖不出去。”
张昭此时十分后悔,三年前没有趁着价格合适将家中田卖出去。
现在好了,想卖也卖不出去。
两人正聊着时。
承光殿的大门开了。
司礼官大声宣道:“时辰到,宣百官进殿。”
文武百官们听宣候,速速排成了两排,有官阶高低排队,官品高的排前面,官品低的则排在最后面。
众人进殿后一起向大殿上的帝王行跪拜大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銮殿上的顾瑶微微抬了抬手,道:“诸位爱卿平身。”
待下面的官员都起身站好后,顾瑶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说道:“众位爱卿,今日咱们只议一个议题,那便是田亩新政。田亩新政是朕在元祐五年时定的涉及国家赋税、田亩管理的一项新政策,于元祐六年开始在同州、杨州、泸州三地试行。如今四年过去了,朕总算等到了好消息:田亩新政在同州试行成功了。”
“同州七县所有田地已全部挂牌登记,且自前年起,同州便已经按田亩新政的规定的田亩税率收税。”
听到这话,百官们一起鞠躬行礼,齐声道:“臣等恭喜皇上。”
“恭喜朕做什么?”顾瑶挑了挑眉头,说道:“这新政上利朝廷,下安百姓,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新政能成功实行,不是朕的福气,是朝廷的福气,是大越国的福气。”
顾瑶随即打开了之前许崇山呈上来的折子,她一边看着折子里的内容,一边说道:
“朕给大家说一下此次同州试行新政的成果,同州共挂牌登记田产六百六十二万五千二百六十亩(5625260),登记的田产比元祐五年,也就是新政试行前,多了一百八十五万三千多亩。元祐五年同州收上来的田亩税是粮食约十九万担,田亩税银十九万两。而去年同州收上来的税粮约为十四万担,税银则为三十七万两。”
第1059章 巡抚的权力也太大了
听到皇上说的这些数目,一些官员眉头皱成了直线,他们知道一旦田亩新政推行,那田多的官绅大户将要缴纳的税银是以前的数倍,而他们这些家里有成千上万亩田的官户将要缴纳更多的税银。
顾瑶发现自己说完后,没有人站出来说话,于是抿了一口茶,再道:“怎么……大家这是不开心啊。”
“朕理解你们的心情。不过新政乃国之大策,你们有什么不满都给朕憋在心里。”
随后顾瑶看向了站在最后排的许崇山和司马煊,两人现在的官职还是同州知府和通判,一个五品一个六品。
“许崇山、司马煊出列!”
听到旨意,许崇山和司马煊赶紧从后排走到了大殿中央,然后一起跪在行礼。
顾瑶这时对站在殿前伺候的吴公公道:“宣旨!”
吴公公将手里的圣旨展开,然后大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同州知府许崇山、通判司马煊,忠勤体国、德才兼备,廉洁奉公、勤勉尽责,两人推行新政有功。兹特赐二人金陵城府邸一栋,白银五千两,字画十五幅。”
“另授许崇山中书侍郎一职,兼任江南东路十二州巡抚。钦此!”
圣旨宣读完后,文武百官们都懵了。
许崇山则一脸疑惑地看着大殿上的君王。
这时翰林院大学士张昭站出来了,说道:“皇上,这巡抚是何官职?我大越可没有巡抚一职,历朝历代,也没有听说过有巡抚!”
张昭说完,一些官员也纷纷说道:“皇上,臣等也没有听说过巡抚,还请皇上向臣等说个明白。” ↑返回顶部↑
张昭此时十分后悔,三年前没有趁着价格合适将家中田卖出去。
现在好了,想卖也卖不出去。
两人正聊着时。
承光殿的大门开了。
司礼官大声宣道:“时辰到,宣百官进殿。”
文武百官们听宣候,速速排成了两排,有官阶高低排队,官品高的排前面,官品低的则排在最后面。
众人进殿后一起向大殿上的帝王行跪拜大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銮殿上的顾瑶微微抬了抬手,道:“诸位爱卿平身。”
待下面的官员都起身站好后,顾瑶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说道:“众位爱卿,今日咱们只议一个议题,那便是田亩新政。田亩新政是朕在元祐五年时定的涉及国家赋税、田亩管理的一项新政策,于元祐六年开始在同州、杨州、泸州三地试行。如今四年过去了,朕总算等到了好消息:田亩新政在同州试行成功了。”
“同州七县所有田地已全部挂牌登记,且自前年起,同州便已经按田亩新政的规定的田亩税率收税。”
听到这话,百官们一起鞠躬行礼,齐声道:“臣等恭喜皇上。”
“恭喜朕做什么?”顾瑶挑了挑眉头,说道:“这新政上利朝廷,下安百姓,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新政能成功实行,不是朕的福气,是朝廷的福气,是大越国的福气。”
顾瑶随即打开了之前许崇山呈上来的折子,她一边看着折子里的内容,一边说道:
“朕给大家说一下此次同州试行新政的成果,同州共挂牌登记田产六百六十二万五千二百六十亩(5625260),登记的田产比元祐五年,也就是新政试行前,多了一百八十五万三千多亩。元祐五年同州收上来的田亩税是粮食约十九万担,田亩税银十九万两。而去年同州收上来的税粮约为十四万担,税银则为三十七万两。”
第1059章 巡抚的权力也太大了
听到皇上说的这些数目,一些官员眉头皱成了直线,他们知道一旦田亩新政推行,那田多的官绅大户将要缴纳的税银是以前的数倍,而他们这些家里有成千上万亩田的官户将要缴纳更多的税银。
顾瑶发现自己说完后,没有人站出来说话,于是抿了一口茶,再道:“怎么……大家这是不开心啊。”
“朕理解你们的心情。不过新政乃国之大策,你们有什么不满都给朕憋在心里。”
随后顾瑶看向了站在最后排的许崇山和司马煊,两人现在的官职还是同州知府和通判,一个五品一个六品。
“许崇山、司马煊出列!”
听到旨意,许崇山和司马煊赶紧从后排走到了大殿中央,然后一起跪在行礼。
顾瑶这时对站在殿前伺候的吴公公道:“宣旨!”
吴公公将手里的圣旨展开,然后大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同州知府许崇山、通判司马煊,忠勤体国、德才兼备,廉洁奉公、勤勉尽责,两人推行新政有功。兹特赐二人金陵城府邸一栋,白银五千两,字画十五幅。”
“另授许崇山中书侍郎一职,兼任江南东路十二州巡抚。钦此!”
圣旨宣读完后,文武百官们都懵了。
许崇山则一脸疑惑地看着大殿上的君王。
这时翰林院大学士张昭站出来了,说道:“皇上,这巡抚是何官职?我大越可没有巡抚一职,历朝历代,也没有听说过有巡抚!”
张昭说完,一些官员也纷纷说道:“皇上,臣等也没有听说过巡抚,还请皇上向臣等说个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