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征调足够多的黔首,他不敢保证消灭虫灾。
  若征调了,春耕怎么办?
  赵恪陷入两难境地。
  竟不知提前发现虫卵是福是祸。
  想了半天,都找不到两全其美的解决法,抬头一瞧,却见蒙愔神色轻松,并无太多焦虑。
  赵恪真心请教:“敢问蒙大人,针对此次虫卵,您怎么看?”
  蒙愔拿出一叠纸,是她在路上写的,上面有十几种治理灾情的方式。
  赵恪随意看两行,眼睛亮到不得了。
  一时不知该感慨突然出现的纸,还是赈灾法的奇妙。
  第130章 生态治蝗
  吕不韦编纂的《吕氏春秋》中,有相应农学知识。
  万物都有天敌,蝗灾肆虐时,可利用生态防控法,调集官厩皂鵰(猎鹰)捕食成虫,或放养官鸭。
  《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可播种芥草,利用其驱虫特性抵御蝗虫。
  夏商周时期,也有相关应对法。
  比如举行祀礼。
  郡守主祭“昆虫神”于社稷坛。
  施行“磔禳”礼,按《日书》驱虫术,以朱砂书“蚩尤折戢兵”符埋于阡陌,令方士作“禹步”驱蝗舞等等。
  纸张上写的很详细。
  除了如何治理蝗虫,还有灾后重建法,看的他爱不释手。
  赵恪细细摩挲,好奇问道:“蒙大人觉得哪个方式最好。”
  “赵大人更想用哪个?”
  赵恪没有犹豫,指着生态防控法:“下臣以为此法最妥。”
  既不需太多人力物力,官鸭还能吃的满嘴流油。
  蒙愔不知何时学会嬴政思考方式,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
  “本官也觉得利用生态链消灭蝗虫最合适,最好选用绿头鸭,每亩地投放三只即可。”
  说完又拿出一张纸:“此为鸭塔,官鸭集中在此养殖,可提高存活率。”
  赵恪本就是农家出身,一眼看出鸭塔设计巧妙。
  此乃竹木结构的多层禽舍,节约空间,方便管理。
  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赵恪意犹未尽。
  “下臣这就吩咐人集中绿头鸭,以最快速度编造鸭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