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贵妃几句话如一盆冷水泼来,他脸色变了变,说话便也开始带着些气,“母亲,你总是说要我提防着皇兄,说皇兄心怀不轨,可你也看到了,儿子当上太子后,他安安分分在蓟辽守国,对儿子何曾有过半点计算?”
  曹贵妃早知他会如此反驳,摇摇头,“怕就怕他表面安分,背地里却不知做些什么,你还是太年轻,朝堂的事要多向你舅父请教。”
  梁鸿于把茶盅往几上一放,冷言道:“以儿子看来,怕就怕,其实舅父才是表面安分,背地里不知做些什么的那个。”
  这句话非同小可,曹贵妃惊得手里茶盅都跌了出去,“哎哟”一声跳起,茶叶、茶水、茶碗碎片撒了满地。
  门外她的贴身宫女听见声音慌忙进来,曹贵妃一声大喝:“出去,没有本宫命令,谁也不许进来!”
  贴身宫女吓得忙弯着腰退出去,连带着关上了门。
  “你给我跪下!”
  曹贵妃袖子一甩,怒道。
  梁鸿于说那句话不过为逞一时口舌,此时心中气势早已不在,乖乖起身在曹贵妃身侧跪了下去。
  曹贵妃站在她面前,厉声问道:“你知道自己刚才说了什么?”
  梁鸿于垂着头低声回道:“知道。”
  曹贵妃继续追问道:“那你知错了吗?”
  梁鸿于却不吭声,那句话虽是口舌之快,但于他而言却不是空口无凭,他自小便被舅父和母亲掌控一切,向来他们说什么便是什么,如今终于自己发现了他们一个错处,如何还能继续心甘情愿认错。
  “知错了吗?”曹贵妃见他半晌不答话,便提高了声音问道。
  梁鸿于脸已经涨得紫红,却依然既不开口认错,也不开口争辩,只是自己暗暗在心中较着劲。
  曹贵妃此时终于发现了他的异样,从来没有忤逆过自己的儿子,如今却突然变了一副模样,她又惊又吓,又慌又怕,在房里转了一圈,找出梁鸿于幼时受教的一根戒尺,走过去,扬起来,又半天下不去手,终于丢掉戒尺,兀自坐下掩面哭了起来。
  梁鸿于见她这一番动作,心中终于不安,膝行两步扶着她的膝盖,低声安慰道:“母亲,你别生气了,儿子知错了。”
  说到最后一句,声音几乎若不可闻,曹贵妃放下双手抬起头来,一只手覆在他手上,一只手摸了摸他的脸,流着泪道:“于儿,你从小到大那么听话,娘从来都没舍得打过你,你今日是怎么了,怎么会说出这样的糊涂话来?”
  梁鸿于垂下头去,思索了半晌,缓缓道:“娘,儿子说的不是糊涂话,舅父可能真的犯了大错。”
  曹贵妃又是一惊,怔了怔,问道:“你舅父犯什么大错了?”
  梁鸿于抬起头,将自己关于林家一案背后凶手的推断详细地述说了一番,曹贵妃低头听着,沉思了半晌,缓缓地摇头,语气果断道:“这事不可能是你舅父所为。”
  梁鸿于直起身子欲待辩解,曹贵妃扬手制止了他,“这些年你舅父在朝中是有些权势,但还做不到一人独大,他有心扶你入东宫,但也绝不至于去伪造圣旨假传圣意,没有林家这一步,你迟早也是能入主东宫的,犯不着……”
  她站起来,绕到鸟笼前,沉吟着道:“你这些猜想,与你舅父说了吗?”
  梁鸿于依然跪在原地,摇摇头,“没有,儿子想到,父皇特意将此案交给儿子,怕也是有些猜疑,所以不敢再频繁去见舅父。”
  曹贵妃点点头,重重叹了口气,“料你舅父也早猜到了,现在严将军入狱,他估计无法出手相救,他是你舅父一手提拔上来预备以后替你守西境的,此事你该从旁去出点力,只是切记不可亲自出面。”
  梁鸿于点点头,只听曹贵妃又继续说道:“荣王前两年什么元旦中秋、端午清明都不曾回京,此时年过完了却突然回来,实在可疑,你要留意些他。”
  “皇兄他这次回京是为太后祝寿,而且他刚回来身上旧伤就复发了,正病着呢。”
  曹贵妃转过头,气道:“太后寿辰还有整整一个月,前两年太后寿辰、陛下寿辰,他哪一次回来过?”
  梁鸿于低下头不再说话,曹贵妃喃喃自语道:“当初我就不该心软,留下个祸患。”
  “娘,你说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