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4)
萧仁光有心推辞,可人人都为他的侧妃惋惜敬酒,不得不饮。
两轮下来,便有几分想吐了。
中官善解人意,连忙上前,扶着太子殿下去更衣。
碍事儿的人终于支开,三姊妹总算能聚在一处,说几句小话。
虞明笙不敢耽搁,附耳尽力压低声音,将自己听到的昔年秘闻,一字不落全都讲给明月两人听。
语毕,又添上几句自己的猜测:“赵氏一族与檀将军合谋误导太子,只怕元后之死还藏着什么隐情。他们一力要虞家背锅,或许,与当年姑母在宫中行事有关联?”
三人心知肚明,姑母最大的荣光,便是发现了六宫殿墙内掺杂过多的水银、朱砂等毒物,破开了宫中留不住孩子的谜题。
那时,她才从宫中女官破例升为昭仪不久。
因这一份护佑皇嗣的大功,才被太后亲下懿旨,封为四妃之末的贤妃。
明月蹙着眉与明泽交换个眼神。
难不成,姑母的死,也牵扯进檀赵两家之间?
萧仁光脚步虚浮,被中官又仔细搀了回来。
他看起来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撑着头倚在桌上,昏昏欲睡。
虞明泽既已确认明笙安全,也失懒得再与这混账虚与委蛇,索性拿七殿下的身子做个幌,将聚饮就此作罢。
……
夜里忽然下起了小雨。
虞明泽躺在榻上,听着外头淅淅沥沥的雨声,一时竟无法入眠。
前世,她是稀里糊涂病死的,死前也只知萧仁光恨极了虞家。
如今三妹妹冒险窥得几分真相,竟叫她没来由地,忆起了一些早已模糊的旧事。
从前,她也曾用了祖父一幅字画,与车骑府交好。
那会儿与她亲近的却是崔家二姑娘。
崔将军和夫人乃是忠义之辈,家中几个子女亦教养得好,只崔二稍显娇气一些罢了。
后来,陛下病重,对萧仁光这个太子也愈发不满,几度想要易储。朝中局势晦涩不明,车骑府因与宁国公府结了姻亲,原是要拧成一股绳,站在七殿下那头的。
却因为虞家,崔家左右为难,选择了中立。
谁也没想到,萧仁光登基之后,却小肚鸡肠地对车骑府怀恨在心。
他翻出崔将军的旧案,寻个由头收了兵权,将他们一家打发去了凉州边境,驻守武威郡。
那是个战乱之地。
再听到崔家的消息,是武威郡姑臧城破,崔家上下一百二十八号人口,除过已经嫁入国公府的崔元真,全员战死边城。
崔二那么怕疼的姑娘,竟也一意迎战,死于城门前。
这一世,五妹妹与崔大姑娘做了妯娌,她也选择了七殿下,崔将军当不会再有为难了。 ↑返回顶部↑
两轮下来,便有几分想吐了。
中官善解人意,连忙上前,扶着太子殿下去更衣。
碍事儿的人终于支开,三姊妹总算能聚在一处,说几句小话。
虞明笙不敢耽搁,附耳尽力压低声音,将自己听到的昔年秘闻,一字不落全都讲给明月两人听。
语毕,又添上几句自己的猜测:“赵氏一族与檀将军合谋误导太子,只怕元后之死还藏着什么隐情。他们一力要虞家背锅,或许,与当年姑母在宫中行事有关联?”
三人心知肚明,姑母最大的荣光,便是发现了六宫殿墙内掺杂过多的水银、朱砂等毒物,破开了宫中留不住孩子的谜题。
那时,她才从宫中女官破例升为昭仪不久。
因这一份护佑皇嗣的大功,才被太后亲下懿旨,封为四妃之末的贤妃。
明月蹙着眉与明泽交换个眼神。
难不成,姑母的死,也牵扯进檀赵两家之间?
萧仁光脚步虚浮,被中官又仔细搀了回来。
他看起来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撑着头倚在桌上,昏昏欲睡。
虞明泽既已确认明笙安全,也失懒得再与这混账虚与委蛇,索性拿七殿下的身子做个幌,将聚饮就此作罢。
……
夜里忽然下起了小雨。
虞明泽躺在榻上,听着外头淅淅沥沥的雨声,一时竟无法入眠。
前世,她是稀里糊涂病死的,死前也只知萧仁光恨极了虞家。
如今三妹妹冒险窥得几分真相,竟叫她没来由地,忆起了一些早已模糊的旧事。
从前,她也曾用了祖父一幅字画,与车骑府交好。
那会儿与她亲近的却是崔家二姑娘。
崔将军和夫人乃是忠义之辈,家中几个子女亦教养得好,只崔二稍显娇气一些罢了。
后来,陛下病重,对萧仁光这个太子也愈发不满,几度想要易储。朝中局势晦涩不明,车骑府因与宁国公府结了姻亲,原是要拧成一股绳,站在七殿下那头的。
却因为虞家,崔家左右为难,选择了中立。
谁也没想到,萧仁光登基之后,却小肚鸡肠地对车骑府怀恨在心。
他翻出崔将军的旧案,寻个由头收了兵权,将他们一家打发去了凉州边境,驻守武威郡。
那是个战乱之地。
再听到崔家的消息,是武威郡姑臧城破,崔家上下一百二十八号人口,除过已经嫁入国公府的崔元真,全员战死边城。
崔二那么怕疼的姑娘,竟也一意迎战,死于城门前。
这一世,五妹妹与崔大姑娘做了妯娌,她也选择了七殿下,崔将军当不会再有为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