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86年忙碌的基调早就在过年期间就已经定下来了。
  不过,这一年,也是几个公司高速发展的一年。
  通达运输的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成了沪城私人运输行业中的老大,积攒了不少老客户。
  和那些国营货运站相比,通达运输办事灵活、服务又好,时效也快。
  不光是在沪城城区和周边地区,外面也已经有了几条固定的长途线路,北到京市,南下羊城,西至江城青城等地。
  羊城那边的站点也初具规模,不光要从羊城周边往鹏城拉建筑材料。
  回程的时候,还要顺便拉渣土出来。
  因为海湾酒店的正式动工,顾逍这一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要在羊城和鹏城停留。
  苏清苒一有空,也会过去看看。
  两人和黄志强合伙开的宏基建筑正在稳步发展,慢慢在鹏城有了点小名气。
  翻译公司那边,顾晓蕾和林小梅已经完全能够独当一面。
  即便是她不在,也不受影响。
  空闲之余,她还学会了开车,平时开车往返公司、培训班和家里,能节省不少的时间。
  时间一晃到了1987年。
  7月初,刚满十八岁的苏南星走进了高考的考场。
  自从那次和姑姑一起经历过生死劫难,苏南星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学习也不用父母再督促,就连最头疼的外语成绩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一下子从弱项变成了强项。
  最重要的是,原本遇事容易心浮气躁,现在甚至比大人还要淡定一些。
  高考期间,苏振华和江爱玲原本都要请假陪着他的,都被苏南星给拒绝了。
  七月下旬,苏南星的成绩出来了。
  理科满分710分,他考了626分。
  是当年省内的理科高考状元。
  苏家再一次出了高考状元,在宁城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都说他们家是遗传的学霸。
  众人都猜测,这一回,苏南星肯定会选择去京市读清北了。
  可是苏南星早就和家里人商量好了,也已经填好了志愿。
  他要去沪城,去同大读建筑系。
  北清北、南同大。
  清北的建筑系更倾向于学术研究和历史保护,整体资源肯定是最好的。
  同大的建筑系则是更偏向工程实践和现代设计,而且地处蓬勃发展的长三角,以后也不会差。
  苏南星一句也没提姑姑的原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