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46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台下的学生们就不相信了,能在中国成为顶尖作家的人,怎么可能是普通人。
  当真是马云说自己当老师是自己最开心的阶段。
  前面举手的镜胖男嘀咕着,“这个逼装得一点都不好,我给零分。”
  只听元空继续说,“天才的世界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我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顾陆。”
  “顾陆老师是我们北大的学生,也是我们国家著名的作家,各位应该很熟悉吧?”元空说。
  此起彼伏的回应,很熟悉!
  在座都是九五后,完全是从小听着顾陆的姓名长大的。
  七嘴八舌地说着。
  实话实说,即便是北大校长,也没办法频繁上官媒。
  但顾陆,两次新闻联播(法国那次和俄罗斯这次),三次参考消息,四次环球时报专访(更多的顾陆婉拒了),n多次人民日报头条。
  “顾陆可是我好哥们,还曾经指导我写!”镜胖男嚎一声,吸引来不少目光。
  “?”身旁的顾陆。
  被顾陆指导过的网络?好像有点吸引人哦。座位附近的几个同学开始询问的名字……这小胖子是会宣传的。
  “你们知道顾陆为什么被称为天才吗?”元空也没想等同学们回应。
  他自己说,“十五岁写出小王子,十六岁参加国家文化交流团写出《不朽的逃亡者》,这些都只是基础。”
  “我站在一个作家的角度,更惊叹的是顾陆老师的学习能力。”元空说,“我曾研究过顾陆老师的作品,我就非常地费解,看了五部长篇,五部长篇的笔锋全不同。”
  “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元空说,“这夸张得就像个外星人。”
  元空意识到自己有点激动了,手赶快地伸向保温杯。他之所以激动,是因为曾经也试过……自己尝试之后才感觉到,一本书换个笔锋是多么变态!
  看台下同学们眼神里透露着迷茫,水也喝不下了,他必须要让同学们清楚其中的利害。
  “广外教授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作家对知识的累积和利用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顾陆,另一类是排除顾陆以外的其他作家。”元空说,“我起初看到这说法,也认为非常的夸张,但阅读了教授的理论,关于依恋型和依赖型创作的提出,我认为非常有道理。”
  “顾陆就是很顶尖的,看完一本书能够马上构思出一个故事,这种天才本身就一直在进行即兴创作。”元空说。
  好吧,他的得例子还是没有接地气,同学们感受并不强烈。老编辑的距离是有效的,元空是无效的。
  “其实我个人一直想和顾陆老师进行交流。”
  没错的,哪怕元空新书七出祁山的销量被挤压,但他本人是非常敬佩顾陆的。不谈畅销书,光续写托尔斯泰的遗作,就是难以想象的事。
  “元空老师,其实今天顾陆老师也在台下坐着。”第一排的武副校长找同学拿起话筒,突然发言。
  “嗯?”元空登时错愕,喝口水压压惊。
  “那让我们鼓掌,邀请顾陆同学上台给我们说两句。”武副校长说。
  啪啪啪啪——
  掌声是非常热烈的,元空本人也在鼓掌,他内心稍微后悔,早知道顾陆在,就准备点更有营养的内容了。
  我是来当观众的,为什么要上台?但顾陆还是起身了。副校长的突然点名,让顾元两人都有些懵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