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317节(3 / 4)
两人关上门好好研究了一番这套软卧的内外装饰和设备。
要不是乘务员时不时的笑着来问询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需求,他们两口子怕是一刻也停不下自己好奇和惊讶的动作。
能坐上这几个特殊软卧包间的客人在列车长的小本子上都登记有大概的资料。
换做别的客人住进这几间软卧包间,乘务员一般是没有吩咐不会主动来打扰的,而且这种客人的资料都被严格保密。
可张功高夫妻的身份却有些特别。
列车长小本子上登记的是“海外投资华侨”。
不属于资料需要严格保密的范围。
为了让“海外华侨”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温暖,列车长先后去了三次餐车厢,吩咐厨师一定要做出让华侨客人满意的饭菜。
馊的、咸的那些糊弄玩意是一点都不能出现在华侨客人的面前。
也正是知道了张功高夫妻的“身份”,负责软卧车厢的乘务员才一个劲的往他们面前献殷勤。
服务好了这种客人,如果客人能在留言簿上写上几句好话,对于乘务员和列车组来说都是妥妥的“涉外资历”。
更何况有个乘务员还听人说,“老外”都有打赏给小费的习惯。
张功高夫妻受宠若惊。
他们哪里知道什么打赏小费的事,只是商量着在包间的意见簿上好好写几句表扬一下对方。
几个乘务员也不急,她们听说小费都是下车前才给。
直到火车过了郑州站。
张功高夫妻才觉得憋闷起来。
这年月坐火车不能聊天,也太憋屈了!
周围连个客人的影子都没有,他们两口子甚至有一种错觉。
——整个软卧车厢就他们两个客人。
其实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
八十年代火车车厢分票制度极为严格。
尤其是带有特殊软卧包间的软卧车厢,两头都有人24小时值班。
其他车厢的人、甚至包括列车组其他的成员都被禁止入内。
一般来说,就连普座客人进入餐车都会被问上好几遍。
想进入硬卧车厢,也必须有卧铺票和介绍信。
所以张功高夫妻正是处于一个封闭的“安全环境”里。
这年月火车会时常晚点。
火车在过了郑州之后在河南南部停了下来。
前方大雪封路,起码要等五个小时。 ↑返回顶部↑
要不是乘务员时不时的笑着来问询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需求,他们两口子怕是一刻也停不下自己好奇和惊讶的动作。
能坐上这几个特殊软卧包间的客人在列车长的小本子上都登记有大概的资料。
换做别的客人住进这几间软卧包间,乘务员一般是没有吩咐不会主动来打扰的,而且这种客人的资料都被严格保密。
可张功高夫妻的身份却有些特别。
列车长小本子上登记的是“海外投资华侨”。
不属于资料需要严格保密的范围。
为了让“海外华侨”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温暖,列车长先后去了三次餐车厢,吩咐厨师一定要做出让华侨客人满意的饭菜。
馊的、咸的那些糊弄玩意是一点都不能出现在华侨客人的面前。
也正是知道了张功高夫妻的“身份”,负责软卧车厢的乘务员才一个劲的往他们面前献殷勤。
服务好了这种客人,如果客人能在留言簿上写上几句好话,对于乘务员和列车组来说都是妥妥的“涉外资历”。
更何况有个乘务员还听人说,“老外”都有打赏给小费的习惯。
张功高夫妻受宠若惊。
他们哪里知道什么打赏小费的事,只是商量着在包间的意见簿上好好写几句表扬一下对方。
几个乘务员也不急,她们听说小费都是下车前才给。
直到火车过了郑州站。
张功高夫妻才觉得憋闷起来。
这年月坐火车不能聊天,也太憋屈了!
周围连个客人的影子都没有,他们两口子甚至有一种错觉。
——整个软卧车厢就他们两个客人。
其实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
八十年代火车车厢分票制度极为严格。
尤其是带有特殊软卧包间的软卧车厢,两头都有人24小时值班。
其他车厢的人、甚至包括列车组其他的成员都被禁止入内。
一般来说,就连普座客人进入餐车都会被问上好几遍。
想进入硬卧车厢,也必须有卧铺票和介绍信。
所以张功高夫妻正是处于一个封闭的“安全环境”里。
这年月火车会时常晚点。
火车在过了郑州之后在河南南部停了下来。
前方大雪封路,起码要等五个小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