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第110节(3 / 4)
“是啊,他是大画师,但谁也没规定大画师就不能是裱画师……”袁大人没想到黄时雨如此孤陋寡闻,“有无可能小闻大人两者兼备!”
她拍了下大腿,“天老爷,你不会以为他单靠画艺赢得天下画师臣服神往的吧?”
文人相轻,画师也相轻的,单纯为大画师,画道诸多才子怎可能一心敬仰他!
“你不知有多少大画师不远万里进京拜访,唯求小闻大人裱褙一副,此生足矣。”袁大人语重心长道,“求他裱画的比求画的心更切。”
能得他亲手裱褙润色,想不出名都难。
“裱画工艺繁琐,没个三五年出不了师,出师也不代表精通,‘会’与‘精’之间差之千里,但‘会’总比一点不会强。毕竟世间能有几人样样精通的,大部分人把一件事做到精已是了不起。”
时下同时兼顾大画师与大裱画师不出三人,其中小闻大人与陆宴最为出名。
然而陆宴仅裱褙自己的画,不提也罢。
说起陆宴,黄时雨少不得心虚,支支吾吾应着,袁艺学兀自滔滔不绝。
黄时雨是一根筋,痴儿似的埋首画道,又有简珣裱褙,竟忽略了装裱的重要性。
考虑到相辅相成的关系,她下定决心重视起来,举凡有空就去书房跟着阿珣学习,将来按自己的喜好与审美妥善处置自己的心血。
谓之敝帚自珍。
裱画本身的意义就是为了丹青的长久留存与鉴赏。
黄时雨觉得小闻大人与陆宴那样的才算一个完整的大画师。
而她,也要成为同样的人。
豪情壮志立起来轻松,做起来难。
光是涂个浆糊手腕子已是不大听使唤,呈现的效果明显粗拙,与裱画司的放一起,宛如东施效颦。
黄时雨傻了眼。
再不敢事事依赖简珣。
习惯他兜底,她活的益发麻木了。
再说那裱画司,多为年近四旬的大汉,平时走得又是另一处入口,可以说一层的人不持令牌通过看守,压根见不到他们,而黄时雨一个年轻的小妇人总不好跑去另一个入口守株待兔,总结下来——纵然守着天底下顶厉害的一群同僚,依旧沾不到半分光。
袁艺学好心劝道:“别痴心妄想了,这是吃饭的手艺,家族传承,关门弟子都不定学得到,你随便凑过去小心被人用笤帚轰出去。”
“多谢大人提醒。”黄时雨登时歇下了那点跃跃欲试的心思。
“你有简翰林,小夫妻俩,一个画师一个裱画师,多契合呀!”袁艺学道。
黄时雨不置可否。
求不到“精”还可以求“通”。
黄时雨换了个方向,先做一个名通晓裱褙的画师。
旬假的前一日,也就是三月廿一,宫城忽然来特使传召。
原来昔年德妃亲手绘过一副《立夏百子图》。
眼见立夏临近,娘娘想起旧作,特命宫人来取,不意无功而返。 ↑返回顶部↑
她拍了下大腿,“天老爷,你不会以为他单靠画艺赢得天下画师臣服神往的吧?”
文人相轻,画师也相轻的,单纯为大画师,画道诸多才子怎可能一心敬仰他!
“你不知有多少大画师不远万里进京拜访,唯求小闻大人裱褙一副,此生足矣。”袁大人语重心长道,“求他裱画的比求画的心更切。”
能得他亲手裱褙润色,想不出名都难。
“裱画工艺繁琐,没个三五年出不了师,出师也不代表精通,‘会’与‘精’之间差之千里,但‘会’总比一点不会强。毕竟世间能有几人样样精通的,大部分人把一件事做到精已是了不起。”
时下同时兼顾大画师与大裱画师不出三人,其中小闻大人与陆宴最为出名。
然而陆宴仅裱褙自己的画,不提也罢。
说起陆宴,黄时雨少不得心虚,支支吾吾应着,袁艺学兀自滔滔不绝。
黄时雨是一根筋,痴儿似的埋首画道,又有简珣裱褙,竟忽略了装裱的重要性。
考虑到相辅相成的关系,她下定决心重视起来,举凡有空就去书房跟着阿珣学习,将来按自己的喜好与审美妥善处置自己的心血。
谓之敝帚自珍。
裱画本身的意义就是为了丹青的长久留存与鉴赏。
黄时雨觉得小闻大人与陆宴那样的才算一个完整的大画师。
而她,也要成为同样的人。
豪情壮志立起来轻松,做起来难。
光是涂个浆糊手腕子已是不大听使唤,呈现的效果明显粗拙,与裱画司的放一起,宛如东施效颦。
黄时雨傻了眼。
再不敢事事依赖简珣。
习惯他兜底,她活的益发麻木了。
再说那裱画司,多为年近四旬的大汉,平时走得又是另一处入口,可以说一层的人不持令牌通过看守,压根见不到他们,而黄时雨一个年轻的小妇人总不好跑去另一个入口守株待兔,总结下来——纵然守着天底下顶厉害的一群同僚,依旧沾不到半分光。
袁艺学好心劝道:“别痴心妄想了,这是吃饭的手艺,家族传承,关门弟子都不定学得到,你随便凑过去小心被人用笤帚轰出去。”
“多谢大人提醒。”黄时雨登时歇下了那点跃跃欲试的心思。
“你有简翰林,小夫妻俩,一个画师一个裱画师,多契合呀!”袁艺学道。
黄时雨不置可否。
求不到“精”还可以求“通”。
黄时雨换了个方向,先做一个名通晓裱褙的画师。
旬假的前一日,也就是三月廿一,宫城忽然来特使传召。
原来昔年德妃亲手绘过一副《立夏百子图》。
眼见立夏临近,娘娘想起旧作,特命宫人来取,不意无功而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