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 第7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罢,他撩眼看向程管事,一字一顿道:“滚吧。”
  画道不是女人攀附权贵的捷径。
  却从德妃起,渐渐成为沽名钓誉的工具。
  闻遇并不歧视依附男人卖娇耍痴的女人,从男人的角度来说还很好玩,但厌恶将这一套带进画署的女人。
  黄时雨一直踩在他的底线上。
  肃王这颗大树并不是万能的。
  胆敢在他权领的画考兴风作浪,弄出丑事,他势必要她好看。
  这日程管事面如缟素,战战兢兢告退。
  回去就开始思索如何在肃王跟前回话。
  按说肃王也就是送黄时雨回舍馆,但这段路也确实足够发生点什么,她想起肃王宽大厚实的马车,连忙摇了摇头,既是路上自然没有地方煎药,那黄时雨可就真有可能有孕。
  真晦气啊。
  都是活祖宗。
  国子监的四门学严格遵照旬假制度,如若逢节气则在旬假上叠加。
  简珣算了下日子,下元节陪伯祖父,十七正好陪梅娘,上次只逛了东市,两人约好下次逛西市。
  东市周遭的府邸全是达官显贵,王公贵族,有钱归有钱,但日常所需肯定是由家仆采购,毕竟谁家朝廷命官也不至于跑街上打酱油买醋,这就导致客流量远远低于西市。
  因而东市的铺面多以奢侈之物为主。西市则包罗万象,蕃客胡商来往不觉,下至针头线脑,上至琉璃珠宝,无所不有,无所不全。
  还有光怪陆离的西域幻法表演(注,相当于现代的魔术),以梅娘的性格见了怕是再不肯挪动脚步。
  简珣心里想着梅娘,下元节大清早即吩咐福生前去画署考生舍馆送素馅糍粑和蜜桔,还有一盒梅娘爱吃的核桃酥。
  安国公在政事堂用过皇帝赏的素馅糍粑,就打道回府,五个后辈也整整齐齐来到了砌园给他老人家请安。
  这日大家无不沐浴更衣围坐书房山谈经论道,年轻人高谈阔论各有所长,难免想在祖父(伯祖父)跟前表现。
  五个孩子,年纪最大的已经入仕,二十有五,最小的允璋则还差百日才满十六。
  头几年,允璋这孩子除了会念书以及相貌异于常人,其余表现并不突出,大有成为书呆子的势头。
  安国公的注意力很少放在平庸的孩子身上,却时不时会关注一下允璋,觉得这孩子怪异,尤其今年开始,当男孩子满十五岁后,稚嫩感越来越弱,随之而来的少年感则越强,允璋看起来骤然变化。
  那种流于表象的平平充满了安定的力量,行止不急不躁,国公爷仔细回想了下,终于发现允璋的怪异之处,他身上好像从未出现过与年纪匹配的孩子气。
  国公爷见过许多孩子,却没见过没有孩子气的孩子。
  他不动声色的目光掠过简珣。
  这孩子一如既往擅于倾听,言简意赅,但说出的话往往坚定有力,言外之意深远,另外四个几乎跟不上他的思维与理解,更可怕的是还不自知,他却始终面色如常,也不多加解释。
  越听越有趣。
  国公爷终于开始正式关注这个若深潭一般沉静的“平庸”侄孙。
  巳时,简珣留在砌园的竹轩小憩,廖叔前来通传伯祖父有请,他立即整理衣冠往书房山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