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20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天中午,于初月与远洋队一起回村。
  而于知乐继续留在省城,她还要在罐头厂上班。收尾工作不算多,她这最后的三天过得轻松愉快。
  回村当天,她正与姑姑姑父告别,没曾想葛泰和方卓带来了好消息。
  “幸好赶上了,要不还要把资料和定金寄回去。”两人满脸倦意,一看就是刚跑完长途,顾不得歇息就马不停蹄往罐头厂家属院赶。
  于知乐接过收购合同,仔细阅读,确定总数量与交货时间。
  五家供销社总订购一百二十斤虾干,要求每份分装成半斤的包装,交货时限都是半个月。以她们副食品加工小组的工作效率,这完全不成问题。
  “辛苦你们了。”于知乐说。
  两人异口同声道:“都是小事。”
  末了,葛泰取出一个小布包,递给她,拜托她带回去给张文心。
  于知乐点头答应,与两人告别,坐上回海县的唯一一趟车。
  转了两趟车,她才回到海隅村,彼时已是晚上八点。
  刚到家,于知乐就看见蓝圆圆在昏暗的油灯下看衣服标签,她面前已经分了十几堆。
  “你在做什么?”她凑近问。
  “乐乐,你回来了!”蓝圆圆抱抱她,眨了眨干涩的眼睛才回答,“我突然想起他教我的法子,所以下午的时候让大家返工,多增加了一点细节。”
  于知乐细看,才发现拇指大小的标签上增加了一行数字——0001(1/10)。
  “0001就是海溪牌第一款衣服,后面的数字代表限量十套。”蓝圆圆解释,“他说这样有利于激发顾客的消费欲望。”
  于知乐知道这种营销策略,但这串数字给了她另一方面的启发。
  副食品加工厂既然要实行工厂化管理,那么为了方便后续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她们需要在罐头的包装标签印上生产批号。
  她打算从这批虾干开始实行计划,次日去找于初月时,特地强调了这一点,并与她和张文心一起商量统一标识系统。
  “印刷厂对起印量有要求,所以没办法做到每张标签的批号不同。”于初月说出局限性。
  张文心提议:“那我们就用最简单的年份月份日期,将每天的产出视为同一批次。”
  她的建议得到了于知乐二人的赞同。
  于知乐想到衣服表情前面的那串数字,说:“我们在日期前面再加两个标注,用数字代表哪款罐头,然后用拼音缩写注明是供给哪间供销社的。”
  “这注意不错。”于初月唰唰唰记下她的话,“001hx19710207,代表今天生产的是海县供销社订购的泡椒酱。”
  于知乐和张文心合声应好,小会议就此结束。
  “给,葛泰托我给你带的东西。”于知乐递过小布包。
  张文心满心欢喜地打开,里面是两个漂亮的发夹。她当场试戴起来,问她们好不好看。
  古铜金色的蝴蝶发夹,两翼嵌了双色珠子,给她乌黑的头发增添了几抹亮色,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
  另一枚则是扇面形状的有机玻璃发夹,以一根簪子贯穿,颜色鲜艳且质地细腻有光泽。[1]
  “很适合你,葛泰眼光不错。”于知乐笑着应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