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九万场雪 第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敦煌九万场雪》作者: 慕清明
  第1章 楔子 成年人的残忍往往迂回曲折
  世间大多数人头脑简单却喜爱妄下结论。
  譬如此刻,本书作者写下“世间大多数人头脑简单却喜爱妄下结论”这句话时,其实亦是如此。
  我们以“好”和“坏”这两个简单的字眼来区分复杂的人性,而后沾沾自喜,以为自己颇具慧眼。
  可我们并不知道,“好人”是如何爬进白昼,“坏人”又是为何身陷黑夜。
  人活着,心里总会吊着些旧事。
  那些旧事沤在你的心口处,吐不出来,吞不下去。
  就像当年,在那座被一整个冬天的狂风暴雪蹂躏的敦煌城内,便发生了些如今提及仍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
  那几年不知中了什么邪,罕见的天灾一个赶着一个,车轱辘似的往人们脆弱的身体上碾。
  倒春寒、风沙、干旱、颗粒无收……所有这一切让黎民百姓面上涂满恐惧之色。
  可这些都不是最坏的,直到那年秋末冬初的时候,人们发现,最坏的情况终于来了。
  刚入冬就天降暴雪,三天三夜连口气都不带喘。连续的暴雪将敦煌围成了一座孤岛。
  生逢乱世,农人百姓原本就是提心吊胆过日子。所幸河西水草丰美,尚有些人家养着牛羊,故而此前虽连年歉收,但众人都觉得能扛过去——没有谷粟就宰些牛羊顶饥。
  哪知屋漏偏逢连阴雨,养牲畜的人家发现,原本好端端的牛羊突然莫名其妙全身溃烂,皮毛连着血肉一块块往下掉,硬是把自己掉成一摊臭肉。
  ——是畜疫,冬天最是疫病猖獗时节。
  众人见了这状况心里都开始发毛,但饥饿让人胆大,烂死的羊也是肉啊。
  有人将烂肉拿回家烹食,头天没事,第二天也没事,里闾中人都松了口气,正要有样学样时,可怕的事情又发生了。
  从第三天开始,那些吃了烂肉的人就如同烂掉的牛羊一样,全身皮肤溃烂,血淋淋的肉一块块往下掉,仿佛受了千刀万剐之刑一般,赫然变成个活生生的血人,直到血流干那刻才终于咽气。
  这下再也没人敢吃那些死掉的牛羊。
  人们一脸麻木地站在生与死的悬崖边,只要再向外挪上一点点,死亡的血盆大口就会把生命嚼得稀烂。
  *
  在今冬第六场暴雪来临的时候,饿得双眼凹陷、皮贴骨头的人们,选择了古往今来千百次饥馑荒年总会被选择的续命之策——易子而食。
  张家的娃子昨儿饿死了,可以马上换……
  李家的娃子快没了,哪家想换……
  赵家的娃子太多,想把最小的换了……
  这些消息像阴暗又隐秘的毒蛇,吐着信子于贫苦百姓之间“嘶嘶”游走。
  人人皆知,就算吃了旁人家的孩子,也不过苟延残喘罢了。可人人都想活着,残喘又如何呢?也许喘着喘着,喘到这一路冰雪全都融化,凉王就会派人从酒泉送粮来了。
  易子而食,对于有些爷娘来说,是实打实的人间惨剧,可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实在求之不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