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基建 第10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惊喜迟迟不至, 原来是为了憋了一个大的,且一来就来了两个。
  萧瑾喜不自禁。
  他忍不住下了台阶伸手摸了摸这这纺纱机,摸了一遍又一遍, 很快他就发现, 这纺纱机之所以能一次纺出许多条纱的原因,是徐庶改进传动,把纱锭数目增多, 把棉条由手持转变成了排在架子上,这样才能让这台机器纺纱的效率远超传统的纺纱机。
  人才啊。
  萧瑾问:“这台机子如今一次能纺出多少线?”
  徐征有些自豪, 但是想想圣上之前要求他一次能纺八十条线才算是合格,便没了自卖自夸的心思了,只是老老实实地回了一句:“并没有多少, 只差不多三十根吧。”
  萧瑾追问:“差不多是多少根,二十九?”
  徐征顿了好一会儿方才道:“二十一根。”
  萧瑾:“……”
  这差的还真是有些多了。
  不过他也没有要求徐征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毕竟能把这些东西做出来,就已经证明了徐征的个人能力了。不同于之前他让市舶司弄出来的青花瓷,造青花瓷的时候他可是把方子都写好了,但是做这个纺纱机的时候他却一点都没帮忙, 完全是徐征自己一个人捣鼓出来的。
  萧瑾庆幸当初没将徐家父子二人直接撵出衙门, 留着他们还是有不少的好处的。如今做出成绩了, 萧瑾也不吝啬夸奖:“二十一根也不错了,起码比原来的好了许多倍, 可见你私底下是用了心的, 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朝廷就需要你这样的能臣。”
  徐征没说话, 可他心里却很欢喜。
  谁不喜欢好听的话呢?谁不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呢?虽然徐征确实没有达到萧瑾的要求, 但他已经努力过了, 后续若是要改进也得在实践中改进,靠他一个人苦思冥想是远远不够的。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萧瑾又何尝不知道呢?他问道:“这纺纱机纺出来的线可结实?”
  “结实着呢,圣上您看这些。”徐庶立马让人将儿子今儿才纺出来的纱线呈了上来,“这些纱线都是用这个机子放出来的,比起一般的纱线还要更结实。”
  萧瑾拿在手里扯了扯,韧性不错,还不容易断。
  他立马有了决定:“这样,先建一个厂,暂且先造四百台纺纱机来,再招女工四百名,专门负责纺纱。”
  “女工?”徐家父子二人惊讶不已,在他们的印象中,朝廷似乎就没招过女工。再说了,好人家的姑娘怎可能轻易抛头露面呢?于是徐庶委婉地提醒了一句:“圣上,若要招收女工的话,只怕会引起争议。”
  “这有什么?寻常百姓家中本就是女子纺纱织布,朕不招收女工难不成还让一个大老爷们来做工?他们会做呢,粗手粗脚的,朕还担心他们弄坏了机子。”萧瑾觉得徐家的父子二人未免太大惊小怪了。
  不过因为他今儿心情好,不介意给他们多解释两句:“这大家闺秀自然是不愿意来做工的,既然敢出来做工,毕竟都是家里不富裕的。于她们来说,本就生计艰难走投无路,如今朕给她们指了一条生路,她们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如今先招四百名女工试试水,若是反响不错的话,往后再扩招就是了。男人能养家糊口,女眷为何不能?人家林城主也是一介女流之辈,却已经能独占几城与蜀国皇帝两军对垒了。可见男人能上战场,女子同样也行,更不用说纺纱这种小事儿了。”
  徐庶父子俩不知为何忽然被萧瑾给说服了。
  虽然他们心里还是觉得有些许不对,但实在找不出什么可以反驳萧瑾的点,因为,萧瑾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冠冕堂皇。
  这件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纺纱机的事儿姑且先搁置了一旁,萧瑾的目光又落到了水泥身上。
  徐庶今儿呈上来的,除了一袋干水泥,还有一块已经硬掉的水泥块,那水泥块也不小,有床板那么大。
  萧瑾让徐庶将水泥块平放在地面上,又让张德喜八宝几个一起站在上面踩。一共挤了二十个人,可这水泥板却没有一点裂开的迹象。
  承重尚可。
  萧瑾摸着下巴,灵光一闪,突然来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造纺纱机要钱,开工厂也得要钱,招收女工同样要钱,后续如何把这纺纱机纺出来的纱线卖出去,也得花上一笔不少的钱。这钱朝廷是出得起的,但没必要,朝廷的钱还有别的许多用处,能省一点是一点。
  萧瑾问徐庶:“京城里头富人最多的地方是东边那一块儿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