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3)
这是故意找茬?
这要是换做以前的黛玉,听了这样阴阳怪气的话,那肯定是要立马反击回去的。现在的黛玉,这会儿反倒是十分镇定。
她只是含笑看了一眼宋惠兰,没接话,宋惠兰却有一种心思被看穿的窘迫。
葛夕佳顿感无奈,二嫂来了,正事不做,怎么比自己还沉不住气,一面笑着夸了两句好茶。
宋惠兰看着黛玉依然不发一言,不免感慨:果然当了太子妃了,与往日还真是不同了。
于是收起了自己的不甘与羡慕,宋惠兰感伤起来:“父皇此番祭陵,清明哀思,出来本来是放松开心的,都开心不起来了。”
葛夕佳赶紧附和:“可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太子妃只怕更是感触颇深吧?”
这二人什么时候和好了?此番来很显然有备而来啊。她们打的主意,是想刺激刺激自己?
见黛玉依旧四平八稳的,宋惠兰就不得不继续道:“那是当然,太子妃父母都安息在姑苏,只怕没机会回去拜祭吧?”
看吧,果然露出真实面目了。黛玉这一招四平八稳是跟皇后娘娘学的,有时候就要故意装作看不懂听不懂,一定要对方说出真实目的。
否则就成了自己的揣测了,反倒是容易被诬陷。
黛玉想,这一招刺激自己,早年宝二奶奶用过了,她和她母亲在自己面前表演母女情深,比宋惠兰和葛夕佳的几句干巴巴的话,更能刺激自己呢。
其实这几日,黛玉的确是很思念亡父亡母的,可在她们二位这昭然若揭的心思面前,自己不能示弱。
于是宋惠兰和葛夕佳看到的,是黛玉几乎是一成不变的面色。
甚至,就在葛夕佳还要开口的时候,一直不说话的黛玉却抢先一步:“可见二嫂和四弟妹最是有同理心了,毕竟据我所知,二嫂和四弟妹家里,祖父母外祖父母都还健在,只怕没有体会过至亲亡故的悲痛。”
一句话说的这二人都惊讶了。
“哦,也不太对,四弟府上那位姨娘,听说是去世了?四弟妹和她也算姐妹一场,只怕是很伤心的。”黛玉一脸惋惜的模样,加上她这句话,直接戳中了葛夕佳的痛处。
葛夕佳气的当即就要反驳,宋惠兰赶紧道:“太子妃何苦呢,我们妯娌,原是怕太子妃伤心,来开解开解的。”
“哦——”黛玉这一声可谓是意味深长。
宋惠兰心底很是无语,其实她此番来刺激太子妃,还是她府上侧妃告诉她的。
王熙芸是王子腾庶出的姑娘,与宝二奶奶也就是表姐妹。她从宝二奶奶处,得了很多与太子妃有关的信息。
其中一样就是:太子妃因着父母早亡,一向期待亲情,最是羡慕旁人父母双全的。
宋惠兰听了就觉得,清明就是个好时机,此番弹劾林如海不成,反倒是让夫君那边损兵折将,倒不如戳一戳太子妃的痛点,让她也体会体会,什么叫做伤心。
没想到能和葛夕佳连成一气——看来果然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今葛夕佳过的比自己还不如意呢。
虽然葛夕佳使了手段害的春梅流产,后来又利用丫头们的言语,刺激的春梅终日郁闷惆怅,最终病故,但这也让葛夕佳和理郡王之间,再无一点情分。
不止如此,徐淑妃对葛夕佳更是不满,但凡葛夕佳进宫请安,都要被找不痛快。
两个失意人,又都嫉妒黛玉,二人暂时抛开旧日恩怨,结成盟友。
可此时此刻,太子妃的表现,与她们想的差距甚远。
被太子妃的话语气到的葛夕佳看着黛玉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顿时忍不住了:“太子妃对我们府上的事儿,还真是关注呢,我伤心不伤心的,也不劳太子妃挂念。”
“倒不是我想关注你们府上的事儿,可这事儿满京城都传遍了,我想装做不知道,也不容易嘛。”黛玉冷冷看了一眼葛夕佳,然后目光转向了宋惠兰,“还是二嫂子大肚,琼楠那孩子还真是可怜了。” ↑返回顶部↑
这要是换做以前的黛玉,听了这样阴阳怪气的话,那肯定是要立马反击回去的。现在的黛玉,这会儿反倒是十分镇定。
她只是含笑看了一眼宋惠兰,没接话,宋惠兰却有一种心思被看穿的窘迫。
葛夕佳顿感无奈,二嫂来了,正事不做,怎么比自己还沉不住气,一面笑着夸了两句好茶。
宋惠兰看着黛玉依然不发一言,不免感慨:果然当了太子妃了,与往日还真是不同了。
于是收起了自己的不甘与羡慕,宋惠兰感伤起来:“父皇此番祭陵,清明哀思,出来本来是放松开心的,都开心不起来了。”
葛夕佳赶紧附和:“可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太子妃只怕更是感触颇深吧?”
这二人什么时候和好了?此番来很显然有备而来啊。她们打的主意,是想刺激刺激自己?
见黛玉依旧四平八稳的,宋惠兰就不得不继续道:“那是当然,太子妃父母都安息在姑苏,只怕没机会回去拜祭吧?”
看吧,果然露出真实面目了。黛玉这一招四平八稳是跟皇后娘娘学的,有时候就要故意装作看不懂听不懂,一定要对方说出真实目的。
否则就成了自己的揣测了,反倒是容易被诬陷。
黛玉想,这一招刺激自己,早年宝二奶奶用过了,她和她母亲在自己面前表演母女情深,比宋惠兰和葛夕佳的几句干巴巴的话,更能刺激自己呢。
其实这几日,黛玉的确是很思念亡父亡母的,可在她们二位这昭然若揭的心思面前,自己不能示弱。
于是宋惠兰和葛夕佳看到的,是黛玉几乎是一成不变的面色。
甚至,就在葛夕佳还要开口的时候,一直不说话的黛玉却抢先一步:“可见二嫂和四弟妹最是有同理心了,毕竟据我所知,二嫂和四弟妹家里,祖父母外祖父母都还健在,只怕没有体会过至亲亡故的悲痛。”
一句话说的这二人都惊讶了。
“哦,也不太对,四弟府上那位姨娘,听说是去世了?四弟妹和她也算姐妹一场,只怕是很伤心的。”黛玉一脸惋惜的模样,加上她这句话,直接戳中了葛夕佳的痛处。
葛夕佳气的当即就要反驳,宋惠兰赶紧道:“太子妃何苦呢,我们妯娌,原是怕太子妃伤心,来开解开解的。”
“哦——”黛玉这一声可谓是意味深长。
宋惠兰心底很是无语,其实她此番来刺激太子妃,还是她府上侧妃告诉她的。
王熙芸是王子腾庶出的姑娘,与宝二奶奶也就是表姐妹。她从宝二奶奶处,得了很多与太子妃有关的信息。
其中一样就是:太子妃因着父母早亡,一向期待亲情,最是羡慕旁人父母双全的。
宋惠兰听了就觉得,清明就是个好时机,此番弹劾林如海不成,反倒是让夫君那边损兵折将,倒不如戳一戳太子妃的痛点,让她也体会体会,什么叫做伤心。
没想到能和葛夕佳连成一气——看来果然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今葛夕佳过的比自己还不如意呢。
虽然葛夕佳使了手段害的春梅流产,后来又利用丫头们的言语,刺激的春梅终日郁闷惆怅,最终病故,但这也让葛夕佳和理郡王之间,再无一点情分。
不止如此,徐淑妃对葛夕佳更是不满,但凡葛夕佳进宫请安,都要被找不痛快。
两个失意人,又都嫉妒黛玉,二人暂时抛开旧日恩怨,结成盟友。
可此时此刻,太子妃的表现,与她们想的差距甚远。
被太子妃的话语气到的葛夕佳看着黛玉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顿时忍不住了:“太子妃对我们府上的事儿,还真是关注呢,我伤心不伤心的,也不劳太子妃挂念。”
“倒不是我想关注你们府上的事儿,可这事儿满京城都传遍了,我想装做不知道,也不容易嘛。”黛玉冷冷看了一眼葛夕佳,然后目光转向了宋惠兰,“还是二嫂子大肚,琼楠那孩子还真是可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