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怀竹坚持:“没关系,有墓也行,只要告诉他就行。”
  “那我想法子帮你找找。”江溪站起身,朝怀竹招招手:“时间很晚了,我先带你离开这里。”
  怀竹点点头,跟着江溪往外走,走到门口时,她回头看向这处倒闭的酒吧,这里早已看不出当年戏园的痕迹,也找不到怀玉的痕迹了。
  压下苦涩,扯出一抹笑:怀玉,我走了,我去替你寻找裴先生,我一定会帮你告诉他的。
  江溪带着怀竹、阿酒和在河里摸金的金宝去了酒店,回到酒店里,她先帮怀竹清理修复上面的锈蚀,等天亮后又去找当地钟表店帮忙修理里面的机械。
  等待修理的功夫,江溪又回到酒吧附近的街巷,询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可知道以前那儿有间戏园的事情。
  打听了一圈,还真让江溪找到了一个老人,今年90岁,他就住在那附近,四五岁的时候常去戏园听戏,大概五六岁时戏园着了大火,烧死了很多人,后来就再没听过戏。
  根据老人回忆,他快十岁时,有人来找他打听过戏园的事情,得知里面的人都被烧死后,在河边枯坐了一整天,眼睛红彤彤的,像兔子似的。
  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他从那人手里赚到了钱,拿回家后他老娘以为是他偷的,把他吊起来打了一顿,因此记了这么多年。
  “我记得那人是从海城来的,后来好像来祭祀过几次,之后再也没见过了。”
  怀竹告诉江溪,“怀玉说过,裴先生一开始去的就是海城,他应该就在海城。”
  海城。
  看来得带怀竹去一趟海城了。
  但海城那么大,想找一个人太难了。
  江溪揉了揉眉心,决定找李秋白的朋友徐三他们帮帮忙。
  徐三、谢景、原野都很乐意帮忙,不到半天时间就找到了几百个叫裴之言的老人,活着的死了的都有,年轻的老的小的也有。
  根据怀竹的回忆,裴先生和怀玉相识那年还不到20岁,这么些年过去,至少一百零几岁,而且还参加过革命,再一筛选就只剩15个相对符合的人选,五个活着,10个早早死了。
  可惜没有照片,所以只能亲自去看一看,“怀竹,这十个人也不一定对,如果没有找到我希望你先和我回榕城,以后有机会再找。”
  怀竹点点头。
  在她收拾好行李时,折瞻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他花了一天一夜的使劲,用最快的速度搜寻了这座城市以及方圆百里的地方,没有找到南国的痕迹。
  “我在本地古玩市场、博物馆也打听了一圈,也没找到相关传说。”江溪觉得大概率是找不到了,“折瞻,我们先陪怀竹去下游海城看看,之后就去越城吧。”
  她直觉在那儿。
  折瞻神色冷淡的看了眼怀竹,轻声应好。
  第95章
  海城位于这条江流的末端,但临海而建,是一座繁华热闹的海边城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