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莫少楷心情欠佳,但还是作了答:“之前沟通好好的,特意打听他老婆喜欢卡地亚和gucci,没想到上了饭桌就拉冷脸,敬酒说喉咙痛,夹菜说不饿,油盐不进。他是本地人,和你嘴里说的热情好客,感觉不沾边。”
  入乡随俗,他尽量用不熟练的普通话,来交谈。
  董只只是典型的青岛人,话多、热心肠、够义气,让他展开说说,帮忙分析。
  听他一番描述,笑弯了腰,蹲在地上大喘气。
  莫少楷居高临下,神情错愕,语态谦卑:“很好笑吗?我哪里做得不对?”
  董只只深吸两口气,站起来,穿过前方路灯,继续边走边聊:“咱山东人酒桌文化,要追溯到春秋时期,就你这样,跟掐架似的,自己人坐一排,对面客户坐一排,能谈拢,我跟你姓。”
  “对了,老板怎么称呼?”董只只适才想起,还不知道对方叫什么。
  “莫少楷。”对方换只手拎东西,伸出右手。
  董只只不习惯正儿八经跟人聊天,在他掌心拍了下:“董只只,口八只。”
  莫少楷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收回手,抿起笑意:“十六张嘴,怪不得能言善道,那你说我应该怎么做?”
  董只只以为大老板,都是高高在上,一副恃强凌弱的嚣张气焰,与莫少楷接触几次,发现他平易近人,说话还很幽默,从没人这么调侃过她,不过说得形象贴切。
  她就是爱说话,一天找不到人说话,心里憋得慌。
  她讲述起山东人的酒桌文化:“咱讲究吃饭热闹不冷场,推杯交盏不丢面。座次是顶要紧的,你是主陪,肯定要和主宾做一块儿,哥俩好,热炕头。你助理要挨着他下属坐,有事没事聊两哈子。官场办事一条龙,上到局厅,下至科员,一个都不能漏。私下送礼,你是没做错,可他下属的礼呢,你找人办事只动嘴皮子的吗?领导点个头,具体活计全是下属干,打点不周到,就算上面同意,卡你十天半个月算好的。还有那香酥鸡和大黄花鱼,鸡不献头,鱼不献尾,鸡头鱼尾不能朝向主宾,你自个儿想想,有没有摆错位置?”
  董只只讲得头头是道,莫少楷频频点头。
  他是香港人,香港人办事追寻效率,没这么多讲究,以为只要诚意足、心意到,便能成事,没想到里头有这么多门道。
  “我往那头走。”董只只在潍县路路口停下脚步,突然想起,一路上净给对方指道,正事再不提,没机会了,嬉皮笑脸道,“莫老板,你看我这么卖力给你分析的份上,咱山东人讲究有来有往,多个朋友好办事。买你们海棠印月楼盘,有折扣吗?”
  莫少楷怔了怔,望向一身江湖气息的董只只,说了句香港人的口头禅:“牟门忒。”
  董只只厚着脸皮追问:“到底打几折?”
  莫少楷伸出一个巴掌。
  董只只眼眸闪出好多小星星:“九五折?”
  两百多万的房子,九五折能便宜十万块。
  董只只打听过,买房子不是菜市场,能打到九八折以下,已是天大的人情。
  莫少楷笑着摇头:“五折?”
  董只只拉下脸,哼了一声,瘪嘴转身往黑漆漆的小路上走。
  这人不厚道,拿她寻开心。
  第40章
  潍县路与中山路交叉,一条路灯火通明,行人络绎不绝,一条路昏暗漆黑,万籁俱寂,如同两个世界。
  董只只在社会上混,戒备心重,过泰兴里而不入,转几个弯,又绕回中山路。
  点头之交,没必要让对方知道自己住址。
  经历胡同被堵之事,董只只吸取教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