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要从头梳理?”豪仔叹了一口气。
  黎叔用案卷本轻轻拍了拍两个人的脑袋。
  梁奇凯起身,总结刚才祝晴提出的疑点。
  “顾旎曼的弟弟葬礼当日,也是周永胜的死期。”他用笔敲着白板,“所以我们才认为,顾弘博的死是最后一根稻草,随着弟弟的死亡,她选择杀了罪魁祸首。”
  但是弟弟的死,真的是催化剂吗?
  “这是事实,还是我们的猜测?”
  “再看时间线。”莫振邦沉吟道,“顾旎曼‘殉情’后,顾家突然有钱了。”
  从工厂宿舍到深水埗唐楼,再到太子道的出租屋,他们搬家连租房的预算都很有限。
  那套文华路的房子,还是靠顾旎曼祖父母留下的遗产。
  “但是在顾旎曼‘殉情’死后的第二年,他们买下现在的房子。”
  “以顾国栋和余丹翠当时的收入水平,很难买下这房子吧……当时文华路还没扩建呢,没有任何的补偿款。”
  “房子价格不低,没有按揭记录,一次性付清——他们哪来这么多的钱?突然就发达了?这一点实在是太奇怪了。”
  一开始,警方怀疑是顾旎曼留下的遗产改善了父母和弟弟的生活。
  但是影视公司强调过,当时她的片酬并不高。
  “这是片酬合同。”小孙将一份记录放在桌上,“只凭借顾旎曼留下的这笔钱,顾家人绝不可能买车又买房,一家三口过着这么滋润的生活。”
  “再说回周永胜。当年他转移财产后,这十年全靠自己写的剧本为生。但要说帮着养顾家一家子人和顾旎曼,这样的收入情况,几乎不可能做到。”
  “毕竟,他用的是化名,可没有大导演效应。再加上,他那点文人傲气,宁可饿死也不碰商业片。一个毫无名气的编剧,他能有多高的收入?”
  “顾弘博那辆车,价格不菲……唐婷婷的父母不同意女儿和他交往,就是因为他的工作朝不保夕。以他不稳定的工作收入,加上姐夫接济?下辈子都不可能买得起那辆车。”
  即便所有证据都指向顾旎曼,所有人仍下意识将她视为受害者,仍相信她与父母、弟弟感情深厚。
  但如果她并不是任人宰割的弱者,对家人也根本没有那么深的执念呢?
  摆在顾家的那张全家福,只有顾国栋、余丹翠和顾弘博三个人。
  唐婷婷曾说过,很长一段时间,她甚至以为男友是独生子。
  就算是在亲密的女友面前,顾弘博也从不主动提起姐姐。是因为不愿触及伤痛,还是因为……顾旎曼早就已经被遗忘?
  “查到底,把这个案子理清楚。”莫振邦说,“我就不信了,一个顾旎曼而已,能耍得我们所有人团团转。”
  下午,祝晴和同事再一次站在影视公司的玻璃门前。
  制片经理曾明确表示,顾旎曼并不是周永胜签下的演员。
  那么,她的演艺梦,最初是在哪里起航的?
  推翻一切先入为主的假设,重新审视——
  硫酸毁容,真的是周永胜干的吗?
  就像寄居蟹,当旧壳资源枯竭、不再适用,便会寻找新的依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