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浮玉移开灯,继续往下走。
  楼梯很长,越向下去,温度似乎越低,他探手摸了摸墙面,冰冷中隐隐带着一点湿意,不是木头的手感,反倒像是水泥砌的毛坯房。
  为什么突然抛弃了木头这种原材料呢?谢浮玉将光源缓缓对准楼梯尽头,发现路变宽了。
  一道古老的两开垂花门出现在他的视野里。
  第96章
  楼梯尽头是一扇两开雕花门, 谢浮玉停在倒数第五级台阶上,视线刚好与雕花门上半部分镂空的地方齐平。
  门内有光,昏黄朦胧连成一片,从镂花的孔洞里渗出来。
  谢浮玉提灯走近, 油灯在门表面投射下微弱的光斑, 隐约反射出一点冷意。
  他微微眯眼, 伸手碰了碰门板,凉丝丝的,是铁。
  这扇铁做的大门严丝合缝挡住了楼梯下方的去路,谢浮玉把油灯放低了些,照出中缝旁的一把锁,黄铜材质的横式锁, 在古代建筑中很常见。
  彼时照明条件和开锁工具都很落后,这种横式锁不算好开,但现在,谢浮玉弯腰,将光源对准侧面的锁孔,光束凝成一线,直直穿过锁芯, 簧片的位置数量于是一览无余。
  很好, 万事俱备,只欠作案工具, 他低头扫了眼手边用来当烧火棍的铁铲, 忽然调转了铲头铲柄的位置。
  柳安村配发的种树铲由木头铲柄和铁铲头组合而成,衔接部分采用细铁丝,将铲头固定在木棍一端。许是纯手工制品的通病,铁丝并未焊死在铁铲头上, 而是像缝衣线似的,留有一簇不甚明显的线头,非常适合就地取材。
  谢浮玉随手把油灯挂在凸起的雕花上,开始徒手拆那根铁丝。
  虽然铲子本身有些粗制滥造,但毕竟是实实在在的铁,上手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谢浮玉一贯喜欢大力出奇迹,生拉硬拽了几分钟,手指被戳出几个血洞。
  可惜他没时间慢工出细活,谢浮玉无视掉流血的食指,用冲锋衣的拉链卡住翘起的一小截线头,借力使力,把整段铁丝卸了下来。
  他是第一次干这种偷鸡摸狗的活,好在开横式锁不需要太多技巧,谢浮玉将细铁丝捅进锁孔,来回捣腾几下。
  不多时,耳边传来一道细小的啪嗒声,锁开了。
  谢浮玉取下挂在门上的油灯,小心翼翼地推开门,铁门比他想的要轻薄很多,侧面宽度不足半公分,是上学期实习的那家事务所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三分之一。
  谨慎起见,门只开了一条窄缝,约莫一人宽,谢浮玉穿过门缝,走进一片微光中。
  下一秒,他蓦地顿住,眼底浮现出几分错愕。
  不远处,巨大的神像拔地而起,雕琢细致的金身在烛火映照下熠熠生辉。神明高坐莲台之上,周围长明灯环绕,由内而外,宛如盛开的嘉兰百合。
  油灯散发出的光在这里显得格外微不足道,谢浮玉将灯摆在门边,抵住门缝,随后转身走向那座神像。
  门后的空间数倍于他估计过的所有情况,燃烧的长明灯不止供奉于神像身旁,左右两侧的墙壁上皆陈列着数层灯架,远远望过去,烛火浓缩成一个个光点,仿佛诸天神佛,通体金光四溢。
  没想到副本还挺因地制宜的,大教堂这么西化的象征物,居然能设置出更适合本地人的宗教形象,谢浮玉在最外圈的长明灯前停住脚步,仰头看向面前的神像。
  两手交叠,双目微垂,面容沉静而慈祥,人站在底下仰望神像时,恰好能与之对视。
  谢浮玉在现实世界中见过很多这样的神像,但细看了一会儿,又觉得这座神像好像不属于他知道的任何一个神话体系。
  似乎是脸的问题。
  柳吉藏在招待所里的密室位于地下,距地面深度少说三五米,而招待所本身挑高非同一般,两相叠加起码十米,差不多是一棵重阳木的高度。
  长明灯亮度有限,密室越往高走,光线越暗,神像的脸有大部分都隐藏在暗处,谢浮玉仔细打量着那张脸,隐隐觉得似曾相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