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玩意,连很多本厂的人都没有看过。
  陆良紧张:“咱们的维护工作没做到位?”
  “不存在的。”维护组的组长站出来,为自己申辩,“我们都是按照厂家那边给的维护手册,严格按照他们的维护要求来做的,积渣的厚度最高的时候,都没有靠近过他们的规定线。”
  林巧枝回来也看了看已经翻找出来的日志,为他解释了一句:“问题一直都在,日积月累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渐厚的积渣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它让电机逐渐被推着越过负荷边缘。
  确实是它压死的。
  但问题是这一根稻草吗?
  林巧枝亲自去确认过后,心里把握已经升至八成,她给出结论:“依照我的理解,这套装置设计之初,炉门就需要精确计算配重,失衡就会导致电机负荷增大,配重应当是按炉门理论重量1:1、或者一个更精确的数值设计的。”
  现在压力就给到112厂这边了。
  问题是找出来了。
  但是这种藏的很深的、并且平时看不出毛病的故障,有一个非常大的难点——怎么判断和确定,找出来的问题对不对呢?
  咬着牙维修过后,倒是还可以用弱件测试一下。
  没有维修之前,谁能确定问题就出在这里?
  如果执行了这个维修方案,最后却没有效果,甚至炉门也坏了,那可想而知西方索要的技术维修费,可能会再翻一番不止。
  甚至以“你们动过,我们不负责修好”为由头,再次狮子大开口。
  这个问题确实很无解。
  技术领先、霸占市场就是有优势,甚至很多国家想发展自己工业的时候,都会被这些领先者垄断市场,到处都会有不理解的声音,“为什么要花大价钱自己造,投入又多,质量又差,咱们直接买不好吗?”
  只能靠112厂自行决断,林巧枝能做的,就是表现出她的自信和底气,予以陆良等人心理上的支持。
  林巧枝给出她算出来的具体数据。
  鏖战两天的疲惫就涌上来,去澡堂洗漱过后,换了一身凉快的棉白跨栏背心,倒头就睡了。
  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理解这么庞大复杂的机械,还连续高强度集中注意力思考,对她来说消耗也是不小的。
  至于往后面的步骤。
  林巧枝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建议了,就先睡饱了再说。
  等她睡醒,已经是下午了。
  从屋里出来,属于夏天的阳光非常热烈晃眼。
  林巧枝用手挡住眼前刺眼的太阳,深吸了一口这山里的空气,又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
  “姐姐,你醒啦!”
  有个小女孩丢下在玩的树枝,站起来跑过来,惊喜道:“妈妈让我守在这里,说你醒了就带你去食堂,食堂给你准备了好吃的。”
  说着,她还咽了下口水。
  有点馋的样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