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小声:“咱们红旗厂有这么强的生产力?”
  真有的话,怎么不给咱们自己的同胞生产?咱们自家的农业机械化覆盖率,都还远落后世界水平呢!!
  温东鸣:“现在没有,等有这款拖拉机,一切都会有的。”
  其实这是一个循环问题,国家穷,农民就买不起拖拉机,国家制定的计划和定价也不能让农民负担太重,所以国家从这里面得到的效益就低,拖拉机厂的规模想要扩展,想要更好的设备和机器,却都是需要好效益的,于是产量也提不上去,这样又导致,农民买一台拖拉机也不容易。
  倒也谈不上恶性循环。
  但国家的工业,确实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奋力地迈步向前进。
  现在,这个循环里,突然插进来一条分支。
  这条分支强壮又有力,连接着大功力水泵,另一端接通的是一眼看不到头的汪洋大海。
  一旦水泵通电启动,不仅是这个循环里会水草丰沛,鱼虾旺盛,甚至肉眼可见吸收不了,水会源源不断溢出,流向这片黑土地的四面八方,微微润泽水土,福绵同胞。
  赵局看向林巧枝,道:“说实话,从上面接下来这份审批的时候,我很意外。一直都说,我们要走出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我们不可能一直购买别人的化肥,一直引进别人的设备,要打破如今处处掣肘的局面。”
  “没有想到,是我们江城,在农业机械化领域,率先打响了第一枪。”
  还是领先世界水平,使得拖拉机这片阵地攻守易型的响亮一枪。
  林巧枝感觉到了会议室里灼热的目光。
  ——我们非常重视这个项目。
  这是这场会面最先传达出来的信息。
  她好像明白这趟碰头会是要做什么了,除了她面对面汇报一下项目情况,组织给她讲一讲利弊和市场,还有可以给她们提供的资源和帮助。
  最重要的,其实是这份精神。
  这股坚定的信念和精神,有时候比什么都强,是新中国最宝贵的东西。
  也激得林巧枝胸膛好像一下下有东西在猛撞。
  她也郑重地向组织作出保证:“一定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待,全力以赴,推进这台领先世界水平的拖拉机落地。”
  “有问题、有需求就提。需要借调人手,或者需要咱们某个厂生产的零件、钢材……除了军工一级的需求,咱们这个项目优先级还是很高的。”赵振云眉眼间颇有些欣赏和骄傲。
  林巧枝心里就更安稳了。
  梦已经过去,但她却拥有了更强大的底气。
  会议到后面,气氛就轻松许多了。
  赵振云还介绍了一下我们自己国家的情况:“你们就是搞拖拉机的,我国的地貌应该比我更了解,不需要我多说,像是西南丘陵山区、南方低缓丘陵山区……”
  她从桌上厚厚一摞文件中又抽出一份《保障我国丘陵山区农作物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的文件。
  在最开头的一段,就列出了我国以山地为主的几个省份:贵州山地面积占比高达93%,福建90%,云南88%,陕西……
  林巧枝生活在江城,虽然也有丘陵,但也能称得上一句“大江大河大平原”
  真的很难想象,像是贵州这样山地占比高达93%的省份是什么模样?
  那岂不是放眼望去全是山头,还有平地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