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停一天多少钱?
  不过关于核电站的技术肯定不会放在题库里,那是人家西方国家投入了几百几千亿美元研究的东西,这道考题考的是“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复杂零件改装”的技术和加工能力。
  看技术部分具体的内容,需要完成由三个功能模块组成的组合件,其中包含108个关键尺寸、84个高精度配合面,还要解决一个伺服电机安装孔位偏移的问题。
  不是把偏移调好了就行的,已经偏了,不能动它,这个虚拟的电机,还有已经偏移的位置,提供的就是“不拆卸设备的情况”这个前提条件。
  现场已然是低嚎一片。
  第64章 林巧枝这个队长,胸有成竹
  赛题宣读完毕。
  整个比赛场地都传来一阵阵议论。
  “这题目也太难了吧。”有队伍的选手已是叫了起来, 一副狂抓头发的样子。
  “是啊,光做齿轮箱就够呛了,怎么还有个电机孔位偏移的预设。”
  “我看场地那边还真放了一台电机, 不会最后直接固定好电机实体,用偏移的这家伙, 来测试我们完成的齿轮箱吧?”
  “人家不也在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 完成了机械密封面修复吗?想也知道那种大设备肯定特别复杂。”
  “那能一样吗,停一天100万美元,不能行也要行啊!!”
  “你就赌咱们国家没有这样的需求?”
  ……
  是啊,难道他们国家就没有这样的故障情况了吗?
  即使没有一天100万美元的停机损失,即使砍半再砍半, 也不是现在的祖国能承受得起的。
  为什么世界技能大赛把这题收纳到题库?
  就是因为世界领域内,各个国家工业发展中都面临相似的问题。
  大型设备停机费用太恐怖了。
  如果停机后进行数天、甚至数月的返厂维修,损失更是难以承受的。
  那有没有可能,在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 进行部分功能的维修?
  甚至“盲配”这一难点考题,也有一部分原因, 是基于此项需求诞生的。
  要不然谁没事琢磨个为难人的“盲配”技术, 嘿,我有,但就是不给你用,就是不让你上手,你只能看着来,凭感觉来~
  如此欠揍,如果是无中生有, 那还不被大伙的唾沫星子喷死?
  工业领域内所有的技术,都是从实战中总结而来, 都是从实际需求中诞生而来。
  因此,即使知道这题目难度可能有点大,但主办方仍旧把搜集到的这道题目,放进了题库里。
  同样的现实技术问题,别的国家的年轻选手能做,他们的也能,中国只是起步晚,但不代表人差!
  萧隆收回目光,问:“怎么讲?”
  林巧枝也是皱着眉头:“图纸简单看下来,机械齿轮模块,有30个配合面,里面包含交错槽、斜齿轮组,要求传动无卡顿。第二个精密定位模块,有24个配合面,要做带角度调节的凸轮机构,以保证±0.01°的重复定位精度,最后就是处理电机孔位的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