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车吊着即将出世的万吨水压机横梁,当行车钢索绷直的瞬间,整个车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林巧枝甚至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她侧头道:“准备进行机械探伤。”
  当即有人举着大喇叭:“准备进行机械探伤!”
  声音在车间回荡。
  有早早准备好的一组工人,带着探伤设备,在安全位置待命,等待给这个长十二米,宽三米,高两米五的巨大横梁探伤。
  如果探伤没有探出问题,就可以进行吊装了!
  行车轨道把巨大的横梁移动到既定位置。
  “探伤!”
  一组穿戴整齐的工人有序上前。
  他们按照规定要求对这根锻造好的巨大横梁探伤。
  确认这根需要承担巨大力量的横梁,没有隐蔽的裂纹、砂眼、杂质等问题。
  林巧枝则和程梁几人在观测台,仔仔细细核对后续步骤。
  焦灼许久,终于等到了结果,“探伤完毕。”
  “没有问题。”
  好消息从下面传来。
  这让观测台上几人都精神一震。
  接下来就是安装横梁了,需要精准的将横梁插在立柱上。
  “慢起——”
  指挥的声音从观测台传向行车操作室,在齿轮咔哒咔哒转动的声音里,钢索带着巨大的横梁缓缓抬升。
  却在对准立柱设计的定位销后,怎么也无法卡进去。
  “行车向左试试!”
  “高了一点,往下。”
  ……
  行车操作室里操作的工人,也是绝对手艺精湛的老师傅了,十年如一日深耕此道,操作像是钢铁巨龙一样的庞然大物,依旧可以控制到头发丝一样的分毫。
  在观测台不断调整的声音逐渐带上点急躁后,行车操作室的老师傅也不耐:“到底怎么调,你给个准话!”
  仔细盯着定位销的林巧枝,回头轻轻压了下喇叭头,低声:“齐工,不是行车精准度的问题。”
  “可我们测试过,尺寸是合得上的!”齐工表情略微难看,又压住心里火在滚的焦躁,“你看出什么问题了?”
  “昨天晚上下雪了。”林巧枝从观测台上看着眼前的情况,“立柱在地上,我怀疑温度导致冷缩了。”
  把横梁缓缓放回地面,符合安全规定后,林巧枝一行人三步并作两步冲下观测台,安全帽的系带在脑后啪啪作响。
  林巧枝几人依次拿标尺去测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