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一辆辆南来北往运行着的火车中。
  这些搭乘火车来去的人,自然将南方火热的《红旗》带了回去。
  有的直接带回去了书。
  有的听说了有这样一本好书,教维修拖拉机的,写得特别好,简单又好懂。等回到了家乡,自然就想去打听一下,于是去了供销社。
  结果跑到供销社一问,没有!
  “怎么会没有?”见供销社的销售员感觉像是随口敷衍的样子,“就是那个修拖拉机的,都说写得特别好。有好多生产大队买了,就把大队里拖拉机的小毛病给解决了。”
  “对了,好像还有一个河南适用版!”
  他这一趟去南方办事,听到好几回了,提到的人都赞不绝口,这得是有多好用?
  见供销社实在是买不到,没办法,他又跑去报刊亭、县里图书馆之类的地方。
  供销社被问得多了,也知道了这么一本书、
  有的供销社主任一打听,那是南方用的拖拉机,跟咱们北边没关系,就没有理会。
  有的供销社也没管那么多,有群众要,有这个需求,那就顺手弄一批来呗。
  不多,但有。
  很快就卖出去了。
  很多人也不管什么红旗牌不红旗牌,听到别人说写得好,好懂好学好用,就跑去打听,然后看到目录——“我们村拖拉机也有这个问题啊!”
  为自家拖拉机小毛病恼火又头疼的。
  买回去一试,哎呦,有用!
  热情豪爽的北方人可不兴藏着掖着,逮着人都得唠两句,再嘚瑟两句他们村自己修好了拖拉机。
  消息很快就在村村之间口口相传。
  类似的场面,在辽阔的北方土地上四处冒头,然后遍地开花。
  柴主编以为加印过,应该一时就不需要担心了,毕竟再怎么说,这也是一本技术类书籍,和教科书、文学作品那些受众没法比,能在南方各地农村都听说这本书、见到这本书,就属非常畅销了。
  没想到因为北方市场忽然插进来这一脚,直接大大带动了《红旗》的销量,即使是八万册加印,南北两大市场在快速消化,一下就消化完了。
  不仅是是出版社和供销社了,连红旗厂这边都没想到,这本书的销量会这么好。
  听到出版社紧急联系,说起北方市场和再加印的事,红旗厂内众人的第一反应也是,“北方市场?他们买我们的拖拉机维修书干啥?”
  厂办干事没忍住拿起一本看了下。
  书名是《红旗牌拖拉机…》没错啊!
  再往下看,也是写的【红旗农械厂推荐出版】
  等翻开封面,作者的名字写的是林巧枝,后面第二排开始一列人,前面打头的是“技术支持:”,这些名字后面,也明明白白写了【红旗农械厂工人联合出品】
  还是路锋看了看书,把书往桌上一放,身体往椅子后靠:“其实也不是没道理。”
  会上,大伙儿看向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