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块质量:229.27g
  差距:0.46g!
  萧隆笑了笑,如果不和林巧枝比的话,这两个件之前的差距其实非常小了,肯定比不上翁工,但已经是青年一代的里非常高的水平。
  这代表他这个件,整个体积误差,大约只有0.05立方厘米,口算算不清楚,但总归是在0.052到0.058立方厘米之间的。
  紧接着是测量林巧枝的。
  林巧枝心也不由提起来。
  她虽然是奔着升三级来,但到了这个地步,她怎么可能不想争一争这个第一?
  她可没有温厂长那么豁达的心态,什么失败也是长征路上的英雄。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也没说错,但她就是想赢啊!!
  她已经尝过胜利和成功的滋味。
  有机会争取。
  当然想做最好的那个!
  虽然她的精度确实比萧隆略逊一筹,但两个黄铜块之间的质量差距,可不完全是由精度决定的。
  比如同样是偏差0.01毫米,这个面往外偏,对面那个面往里偏。这边多一点,那边少一点,这个重量,相互之间就抵消。
  但如果同样的0.01毫米,全都往外偏,那么重量明显是会增加的。
  两个件之间保持一致,更多靠人的手感。
  靠人对整个工件的感觉和把控。
  裁判边测边报:
  “第一件质量:229.77克。”
  “第二件质量:229.41克。”
  “误差:0.36g!”
  林巧枝眼睛唰得一下就亮了。
  即使她也不知道自己是运气好,还是手感好,但也完全不妨碍她高兴。
  她只有0.36g的误差!!
  这块黄铜的密度可能都有8-9克 / 立方厘米呢!
  听到这样的好成绩。
  温东鸣笑得都露牙花了,率先鼓起了掌。
  看到温东鸣鼓掌,路锋和翁工良以及周围几位观赛的高工,都是陆陆续续鼓起掌来。
  林巧枝能这样精准的复刻和把控,也算是一种超常的掌控能力——对自己做出零件的绝对把控。
  像是翁工良这类高工,其实对这个结果隐约有猜想,这可能来自林巧枝日复一日对自己的高要求,她总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