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3)
“大人方才脸色不太好,还是别去打扰他休息了?”
……
卫樾回到宫里,在青霜殿枯坐许久。
然后他想起来了温催玉的“叮嘱”,起身进了内殿,拿起了温催玉带回来的那个装满信件的木盒,走到屋内已经熄灭的火盆边。
卫樾自己动手重新烧起了火盆,他看着烧红的炭火,从胸口衣襟内掏出那两块除夕夜木牌。
盯着上面的字迹看了许久,卫樾将木牌丢入了炭火中。
然后他挨着炭火席地而坐,打开了木盒,静静地把里面的信取出来,一股脑全扔进了火盆中。
木牌厚实,还没来得及燃烧太多,只有表面开始焦黑,渐渐泛起黑烟、然后小簇火焰自上飘起,但写信用的尺素绢纸易燃,一丢进去,瞬间火势大了起来。
卫樾心如死灰的目光看见火舌卷过了木牌,烧着了那上面温催玉写下的“惟愿卫樾所求皆得偿”……
他骤然回神,想也不想地朝炭火伸出手,把已经烧起来的信件全掀了出来,然后抓起了被压在底下的两块正在燃烧的木牌。
卫樾顾不得手上烧烫的疼痛,匆忙按灭了木牌上的火焰,又把已经被烧没了一角的信件上面的火扑灭了。
接着他起身,走向殿内的橱柜边,从里面取出了另一个精美的盒子。
他把盒子拿了出来,回到方才的地方席地而坐,看了看自己那一堆差点化作灰烬的信件,然后打开了手中的锦盒。
里面是过去半年里,温催玉给他的回信。
卫樾正欲伸手取出,才发现自己手上脏得很,既沾了炭火的黑灰,又因为烧伤而破皮流出了血液。
但他现在提不起精神去净手,所以又把锦盒合上了,免得这双手弄脏了温催玉给他的信。
卫樾抱着表面已经被弄脏的锦盒,还有两块已经沾上了焦黑、但幸好上面的字迹还没来得及受损太明显的除夕夜木牌,缓缓倒在了地上。
烧毁一角的信件无法恢复如初,弄脏的锦盒不能洗净如新,变黑的木牌又岂可还原如故……
就像他对令卿做下的事,如今惟余覆水难收。
第65章 求娶册立帝师为后,共治山河。
接下来两个月, 温催玉一直闭门不出,连正月十五开朝后的每日早朝,他都没去。
倒也没有闭门谢客, 其他朝臣有事情找他,他都见, 需要他出谋划策,他也不吝费心。但若是不找他,他就权当什么事都没有。
起初, 朝臣们还当帝师这是为了避嫌,毕竟此前在西华郡先斩后奏了一个郡守,避避嫌也是应当的……但渐渐琢磨着不对啊,避嫌和消极怠工还是有点区别的吧!
再看陛下……陛下就更不对劲了。
一马当先的便是——陛下居然没去缠着帝师!
要知道, 帝师还没回雁安的时候, 陛下就始终惦记。过去半年里, 但凡陛下心情突然好一下, 就一定是帝师有回音了。
而且,除夕当夜,陛下亲自冒雪策马, 据说是从一两个时辰外的村子里把暂且歇脚的帝师接回来的。
这分明是师生情笃啊,怎么这么快就变了!
帝师也是,过去最为关心陛下了, 如今居然连宫城都不入……也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朝臣们倒是想打听, 但青霜殿的宫人嘴严得很,打听的人也不便过分, 于是只好作罢。 ↑返回顶部↑
……
卫樾回到宫里,在青霜殿枯坐许久。
然后他想起来了温催玉的“叮嘱”,起身进了内殿,拿起了温催玉带回来的那个装满信件的木盒,走到屋内已经熄灭的火盆边。
卫樾自己动手重新烧起了火盆,他看着烧红的炭火,从胸口衣襟内掏出那两块除夕夜木牌。
盯着上面的字迹看了许久,卫樾将木牌丢入了炭火中。
然后他挨着炭火席地而坐,打开了木盒,静静地把里面的信取出来,一股脑全扔进了火盆中。
木牌厚实,还没来得及燃烧太多,只有表面开始焦黑,渐渐泛起黑烟、然后小簇火焰自上飘起,但写信用的尺素绢纸易燃,一丢进去,瞬间火势大了起来。
卫樾心如死灰的目光看见火舌卷过了木牌,烧着了那上面温催玉写下的“惟愿卫樾所求皆得偿”……
他骤然回神,想也不想地朝炭火伸出手,把已经烧起来的信件全掀了出来,然后抓起了被压在底下的两块正在燃烧的木牌。
卫樾顾不得手上烧烫的疼痛,匆忙按灭了木牌上的火焰,又把已经被烧没了一角的信件上面的火扑灭了。
接着他起身,走向殿内的橱柜边,从里面取出了另一个精美的盒子。
他把盒子拿了出来,回到方才的地方席地而坐,看了看自己那一堆差点化作灰烬的信件,然后打开了手中的锦盒。
里面是过去半年里,温催玉给他的回信。
卫樾正欲伸手取出,才发现自己手上脏得很,既沾了炭火的黑灰,又因为烧伤而破皮流出了血液。
但他现在提不起精神去净手,所以又把锦盒合上了,免得这双手弄脏了温催玉给他的信。
卫樾抱着表面已经被弄脏的锦盒,还有两块已经沾上了焦黑、但幸好上面的字迹还没来得及受损太明显的除夕夜木牌,缓缓倒在了地上。
烧毁一角的信件无法恢复如初,弄脏的锦盒不能洗净如新,变黑的木牌又岂可还原如故……
就像他对令卿做下的事,如今惟余覆水难收。
第65章 求娶册立帝师为后,共治山河。
接下来两个月, 温催玉一直闭门不出,连正月十五开朝后的每日早朝,他都没去。
倒也没有闭门谢客, 其他朝臣有事情找他,他都见, 需要他出谋划策,他也不吝费心。但若是不找他,他就权当什么事都没有。
起初, 朝臣们还当帝师这是为了避嫌,毕竟此前在西华郡先斩后奏了一个郡守,避避嫌也是应当的……但渐渐琢磨着不对啊,避嫌和消极怠工还是有点区别的吧!
再看陛下……陛下就更不对劲了。
一马当先的便是——陛下居然没去缠着帝师!
要知道, 帝师还没回雁安的时候, 陛下就始终惦记。过去半年里, 但凡陛下心情突然好一下, 就一定是帝师有回音了。
而且,除夕当夜,陛下亲自冒雪策马, 据说是从一两个时辰外的村子里把暂且歇脚的帝师接回来的。
这分明是师生情笃啊,怎么这么快就变了!
帝师也是,过去最为关心陛下了, 如今居然连宫城都不入……也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朝臣们倒是想打听, 但青霜殿的宫人嘴严得很,打听的人也不便过分, 于是只好作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