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攻略手册 第6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热闹的秋日宴结束之前,必然是不会下诏处置卢氏的。
  裴显这日从政事堂出来的早。
  刚走出来几步,迎面看见崔秋实崔翰林,怒冲冲地在殿外长廊的栏杆处,正拉着御史中丞崔知海说话。
  崔翰林和崔中丞两个都是四大姓的清河崔氏出身,虽然是隔了几房的远亲,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出了事彼此会私下里议一议。
  见裴显出来了,崔翰林拉着御史中丞直奔过来。
  “老朽有负裴中书的雅望。”崔翰林气喋喋道,“老朽年纪大了,一把老骨头应付不了皇太女殿下。东宫教谕这个职务,老朽做不了,老朽请辞!”
  裴显出来见了崔翰林拉长的脸,便猜到他三分来意,听了他的请辞并不非常惊讶,镇定地劝慰崔翰林,
  “子曰:有教无类。皇太女殿下性情机敏多变,和大部分学子的脾性不同。崔翰林或许需要多些时日,多了解些皇太女的性情,才好引导进学。”
  崔翰林怒道,“若是位正统出身的皇子,再顽劣老朽也教导得下去!哼,偏偏是位公主出身的皇太女。心思若不用在正道上,管也管不得,教也教不了!”
  裴显听他话里有话,追问了一句,“怎么说?崔翰林尽管直言不讳。”
  崔翰林冷冷道,“还请裴中书多管教手下的官员。二十出头年纪轻轻的中书舍人,十五六岁青春年华的皇太女,孤男寡女,借着进学的名义,在含章殿里一个多时辰不出来。哼,老朽都没脸进去看。”
  说完也不管周围路过的官员听到了如何反应,长揖到地,大步离去。
  御史中丞崔知海在旁边听得清楚,尴尬地笑笑,
  “这……本官这位族兄,脾气过于迂直了些,正所谓忠言逆耳……裴中书莫要气恼啊。当初裴中书托了本官请崔翰林时,本官当时就说,崔翰林性情过于刚直,当不得东宫教谕的。”
  裴显站在政事堂的台阶高处,对着满庭院瑟瑟秋风中翻滚的枯叶,周围窃窃私语的官员,深深地吸了口气,把心头翻滚的郁气按捺下去。
  “有劳崔中丞,好言安抚一下崔翰林。请辞东宫教谕的事裴某听到了,请崔翰林不必放在心上。裴某这就过去东宫看看。”
  白日里的东宫静悄悄。
  没了昨夜的歌舞闹腾,也没有平日里殷勤来往的工部官员。
  工部今早一道奏本递进了中书省,里头辞藻繁琐、字句骈俪地说明:
  皇太女入主东宫,乃两百年来的大盛事。东宫现有的建筑,处处采用腾龙图案,多处规制不合皇太女殿下的贵重身份,请求拨款重修东宫殿室,改腾龙祥云为飞天彩凤。
  被裴显当场把奏本扔到了地上。
  又捡起来,从头到尾重看了一遍,拿笔把末尾署名的四五个工部官员的名字一个个地圈了。以工部应侍郎为首,圈一个名字,念一遍。
  念完之后,把奏本揣进袖里,转身去了政事堂。
  自从裴显四月里进了政事堂,议事的速度比从前快了两三倍不止。不到晌午时分,工部请求修整东宫的奏本批复就下来了。
  带头署名的工部应侍郎,批了个‘靡费国库,停职待查’,当场卸了官袍乌靴,狼狈地被赶出了衙门。
  六部值房都在外皇城,彼此相隔不远。消息长了飞腿似的传遍了四处,工部从上到下的官员们个个噤若寒蝉。
  消息当然很快传到了东宫。
  姜鸾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西边偏殿的校场。
  淳于闲匆匆过来,附耳说了几句,叹气说,“昨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但也太快了。工部的奏本递得快,政事堂批复得更快。两边都在急着赶忙什么呢。”
  姜鸾正在沙地校场边练开弓,一边挑选着合适的玉扳指,一边听消息,好笑地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