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了母后的寝殿后,我还总盼着再见谢灵仙一面,我虽不说,却总是念着。
  某日,母后见我烦扰多日,便亲亲我的额头,哄我道:“等着寿宴,母后再把她召进宫来,陪陪我们的阿姒,省的本宫的小公主成日皱着脸了。”
  我抱住母亲,蹭着她的脖子撒娇,一个劲地说:“母后最疼儿臣了。”
  我等啊等,却等来了坏消息。
  宫中女官提起这位谢家女儿,竟是说她在寒春时落入冻水之中,生了大病,已缠绵病榻半年有余,成了这世家小姐里出了名的药罐子,陛下特意免了她进宫问候。
  天子之言,重于九鼎。
  我哪敢再央求父皇,便去东宫寻太子兄长。
  我们一母同胞,同为皇后所出,自是诺大的皇宫中的最亲密的存在,可是一向顺着我的太子哥哥,这次却也无能为力了。
  我记得他说:“阿姒,往后可莫要再提这事,惹得父皇不爽快,我们都得跪在太极殿外磕头认错,她若是以后长的庸凡些,倒也是能避开莫须有的迁怒。”
  “迁怒?”
  太子说:“你还小,不必知晓这些。”
  我不小了。
  再过几年我及笄后,就能成亲了。
  我们萧氏是女子打下来的天下,是女帝建下这家国大业。太祖帝萧望舒因常年征战,子嗣不丰,故而颠覆了废朝传统,女子亦可继位,帝女嫡出后嗣亦可姓萧,入的是皇室族谱。
  而后,代代传位嫡长,若嫡长腰折便传位嫡次,若无嫡次便从嫡系旁支里挑选过继为帝子。
  我萧氏虽后嗣不繁,却个个是骁勇之人。
  其间历一女帝,一男帝,皆功绩不菲。
  就拿父皇来说,他曾带领三十万大军南下平乱,将江南同岭南一带的土地尽收囊中,虽仍有反叛起落,可终究是一代豪雄。
  我幼时总是仰望着他,我的父皇是北凉的天空,他骁勇善战谋划纵横,赫赫战功不输留名青史的大将军——我崇拜他,想要多肖似他,想要在长大后也成为他那样的人。
  同生天子膝下,我从小还听着太祖的故事长大,虽说往闺阁里添几个佳人就能去封地享乐,但我却更是向往像萧望舒和父皇一般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我既自诩万人之上,怎甘心一辈子拘在女儿情思之中不得快活。
  所以我面上乖顺,心中却不服,太子能做到的,我萧姒自然也能做到,又为何说我不必知晓呢?
  有时我也觉得帝王无情。
  宫墙之下的勾连,就如同那摇曳柳枝,池中锦鲤。
  平日里看着风静浪平的,若是这风大些再大些,柳枝就缠在一团像是要勒死对方似的。不论何时往池子里投饵料,泛起的涟漪都要把池子掀起来似的,有时不是饿死,而是撑死。
  帝王,就是那风,那投下饵料的手。
  掌握着权力的大手之下,即便是太子,也不曾真正快意几分。
  既如此,又何以快意?
  我想只有等皇帝陛下老去。
  老的提不动剑,老的不能抬起眼居高临下地凝望匍匐在他脚下的人,老的走不到朝堂上,老的清楚自己的皇位马上要落在孩子手里了,就不会再磋磨我们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