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些许滋味涌上心头,顾云篱眉眼柔和下来:“你总会有自己的事情,何必只围着我转?”
  心口松动了些许,林慕禾如有所感,眨了眨眼,蹲下身来:“是啊,若你挂念,不如亲自去禹州看看。”
  长公主封地在禹州,算来应当不是危险的地方,顾云篱想。从清霜懂事起来后,几乎就没有和自己分开的时候,她习惯了跟随自己的步伐走,顾云篱决定什么,她一定义无反顾地支持,像如今这样斟酌纠结的事情,似乎从未发生过。
  “只有我自己,去禹州?”清霜再次念了一句,似是下意识地摸了摸那只金色的剑穗。
  “你做好决断的话,我去为你弄来凭由,亲自去找她,问问她,总比你坐在这里暗自瞎想得好。”顾云篱说道。
  她的话中,清霜隐约知晓了些什么,耳垂有些不自然地泛红。
  “我再、再想想吧。”她倏地起身,抱着剑离开。
  轻声叹了口气,与身旁人对视了一眼,顾云篱还有些百感交集。
  “殿下究竟怎么想的呢?”林慕禾喃喃着说道。
  “听近来朝中议论,长公主赐地禹州,封军三万,此时回封地,惹来不少人忌惮……”顾云篱抿唇,联想到李繁漪先前的举动,“此次回去,应当与这个也有关。”
  林慕禾眨眨眼,似懂非懂。
  如顾云篱所说,近来政事堂与台谏炸锅,与长公主忽然回禹州一事脱不开干系,比这更靠前的缘由,则是那日太子在集英殿内召集中书重臣所做的决断——李磐杖毙处死,自己身损无意即位,新帝的位子,自然要落在李繁漪头上。
  话音一落,静了几秒,整个殿中登时哗然。
  历朝历代女主兴的事情不是没有过,只是每一次都褒贬不一,不见善终,大豊中兴数十余年,从开国至今,仅有过几次太后与皇后干政,还从未有过公主即位的先例。
  但在子嗣空缺之下,众臣没有法子,看着李淮仪坚持的态度,罗列了李繁漪的近些年来的各类德行,企图能让他放弃这个想法。
  在这其中,最不希望李繁漪的登基便是林胥了。
  第239章 “医者难自医”
  虽没有与她正面的冲突,但有顾云篱一行在,且说及她的雷霆手段,上位的第一件事未必不是来收拾自己。坏总坏在李磐身上,大胆到竟敢明目张胆刺杀储君,一时间,他原先盘算的计划也都全部落了空。
  于是,他以长公主朝政之上没有显著的功绩为由,起劄驳斥,不过一日便得来许多老臣的附和同意,千篇一律都在讲同一件事情的劄子雪花似的堆上案头。
  政事堂内不再有李繁漪的身影,这些劄子尽数都由李淮仪去看,密密麻麻的字迹看得头昏脑胀,他不想再看,索性叛逆了一回,悉数扔进了火炉里烧掉。
  顾云篱照例当值,大内的气氛近来格外压抑,许多宫人都偷摸在背地里议论近来争执的事情,一时间大内里众说纷纭,饶是内侍省严令禁止谈论,也没能刹得住这股风气。
  自上次中毒之后,太子的状态便有些恹恹,似乎受了些许打击,如李繁漪所说,他虽有些谋略,但对人心总是探摸不足,频频在这里栽跟头,从前在北地是如此,而今在李磐身上亦是如此。
  顾云篱浅把了一脉,便收回手,照寻常开药,同太子詹事叮嘱了两句便要离开。
  “顾大人,”盯着劄子的人忽然抬起头,叫住了她,“你与阿姐亲厚许多,可知她去禹州,是要作甚?”
  提着药箱的动作一顿,顾云篱转过身来,叉手笑答:“殿下与公主是亲姐弟,殿下都不知道的事情,我又从何得知呢?”
  李淮仪一噎,又换了个问法:“那你近来可有收到阿姐的书信?”
  “未曾。”顾云篱如实答,看他有些憔悴的面容心中轻轻摇了摇头。
  那日李繁漪的反应,可知她并非对这些亲眷无情,做为长孙皇后给她留下的唯一、也是最后的血亲,她自是珍惜李淮仪,。
  只是帝王之家,任何情谊都是有代价的,大豊崇文抑武,必定受文官牵制过多,有些决断,即使身为帝王,也会受此掣肘。而今,李淮仪才尚且真切体会到了这种感受。
  见再也问不出来什么,自己也不能抽身去看,李淮仪摆摆手,放了顾云篱离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