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光头回了保安亭,旁边叫玲子的年轻女孩道:“巴叔只是看着凶,心肠很难好,他不会说话,怕你害怕他,才叫我出来陪你,同志你千万别把他的话往心里去。”
  玲子看着年纪不大,和她年纪差不多,皮肤黝黑粗糙,脸上有两酡高原红,没什么心眼。
  她说话也带着和巴叔差不多的口音,但吐词标准很多,交流起来不费劲。
  往盛华里面走的路上,被套出来不少话。
  楚棠顺着道:“巴叔是门卫?”
  玲子有些不好意思,低头道:“不是,是我们厂长,最近厂里效益不好,咱们人少,巴叔心里急,守在门口,不想错过想买牛奶的人。”
  楚棠顿了下:“......然后效益更差了?”
  玲子十分震惊:“啊,你咋知道,以前除了老客户,每天还能卖十来斤,最近一斤都卖不出去了。”
  楚棠心想这还用猜么。
  刚才连她都差点拔腿走人。
  光看面相,巴厂长豹头环眼,狰狞怒目,看着就让人觉得这手里头怕至少得几条人命吧......
  她笑了笑,换了个话题敷衍过去。
  只因为她发现玲子言语中对巴厂长十分尊敬,因此并不觉得巴厂长长相凶狠,从她的口中,楚棠知道了盛华这家厂子,从厂长到员工,全部是从一个叫大巴村的地方来的。
  金岭镇的人基本上没听过大巴村,离这里很远,海拔较高,环境闭塞,山里有个养殖奶牛的牧场,生活自给自足,和外界联系极少。
  这就导致了大巴山生活物资紧缺,教育医疗条件匮乏,婴儿夭折率久高不下。
  新的村长上任后,改变出现了。
  巴厂长便是大巴村这一任村长,他年轻时有幸在外面打过几年工,思想相对更开明。
  意识到继续与外隔绝,大巴村永远发展不起来后,他中途下山,到最繁华的金岭镇打听过一阵,他运气好,意外救过一个老领导,老领导看他人实在,了解他的情况,隐晦提点他可以开个牛奶厂,并帮他办理了手续。
  于是多种因素下,巴厂长做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卖了十几头奶牛崽子,攒了一千余块钱,带了一批山民,来到了最繁华的金岭镇开厂子。
  一开始比现在更艰难。
  他们一伙人说话有口音,本地人根本听不懂,适应了一两个月
  ,持续亏损,才勉强学会本地口音。
  好在这几年随着国家大力推广乳制品,镇里开了个牛奶站,凭介绍信或奶票可购买,供不应求。
  牛奶在金岭镇成了奢侈品。
  于是盛华的生意就这么做了起来,说不上大赚,但大山村的人们初衷就是为了牛奶易物,已经非常满足了。
  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这一片又开了家牛奶厂,叫德兴。德兴的人看上了岭高附近的有钱人多,甚至直接把目标盯上了盛华的长期客户身上。
  雷厂长是个人才,说话油滑,处事八面,每天专门派人盯着盛华门口的客户们,一瞅见就上去踩一捧一,这年代的人们老实,被唬得晕头转向。
  很快,德兴开厂子不足半个月,盛华的客户流失了足足八成,日销量越来越少,牛奶囤积,每天看着过期的牛奶白花花的被倒掉,大巴村的人晚上都睡不好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