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有些心虚地把书放回去,因为按照前几届的经验,这门课期末刷刷题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是以学期初她上课偶尔会摸鱼干别的事情,后面习惯了就经常性偶尔。
  “……是吗?还真回答你了,这漏让你捡到了。”身后两个女生打水回来,说笑声传到宁朝盈的耳朵里。
  “对呀,我看简历写的是华都大学医学院毕业,人家医生还特别好心给我详细讲解。”
  “好主意,我下次遇到不会的题找不到答案也去试试网络门诊。”
  宁朝盈灵光一闪,胆大包天直接点进华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小程序,依次点击眼科学-今日出诊-网络门诊。
  一番筛选下,最上面那位“庄雁南-主任医师”的标签闪闪发光,后面还有一位副主任和两位主治医师。她纠结了一下,是去找主任医师还是下面的主治。
  想到同学之前去骨科门诊,那位年轻的医生得知她是医科大的学生后,非常有闲情雅致地同她从人体结构讨论到病因治疗,宁朝盈果断点击那位主任医师的名字。
  大主任病人多事情忙,开网络门诊估计也只是为了完成医院任务,那么多病例不可能每个都记得。
  聪明的她不忘特意切换成自家妈咪的账号,这是去年陪妈妈和妈咪来做体检时留下的。反正妈咪最宠她了,就算知道也舍不得训她。
  宁朝盈给自己加油鼓劲,终于在门诊界面发出第一句:“医生,我6个月前突然发现眼睛看不清东西,而且没觉得有什么诱因,也没有眼红眼痛、视物变形这些症状,就是最近越来越看不清了,我这是怎么了?”
  第2章 网络门诊
  华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部——
  学院办有规定,学术型在读博士需要定期参与临床,元冬按惯例选择在每周一来跟导师门诊。
  导师庄雁南习惯凡事亲力亲为,哪怕开常规检查都要亲自过问,更别提问诊这种事了。
  说是跟门诊,大部分时候元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维持门诊秩序——叫号以后患者没进来她要出去看看人在不在,没叫到号就进来的患者要请对方在外面稍候片刻。
  只有中午快十二点没什么人的时候,庄雁南才会让她先问诊,再来补充指点,然后趁着吃饭给她讲一讲上午有哪几个病例比较特殊。
  这个月稍微有一点不同,附二医近期出了新规定,为了方便患者要大力支持网络门诊,于是要求所有医生每周至少有一天开展网络门诊。
  庄雁南时间很紧凑,根本不可能单独空出一天时间,只好趁着周一有学生在,顺便给网络门诊也开了。
  对于元冬,她还是放心的。元冬是规培结束才来读博,有足够的临床经验,而且她就在旁边有问题随时可以来问。
  于是,师生两个一个在现实中滔滔不绝,另一个手指不停在键盘上敲击。
  来网络门诊的一般没什么危重病人,要么是慢性病患者定期复查开单拿药,要么是压根没什么大事就随口一问。
  直到元冬看到那位名为朝嘉的患者发来的消息,她看了眼患者信息,女,年龄46岁,又一看主诉是视物模糊6月。
  就在她准备详细问下其他症状的时候,看到对方那句“没觉得有什么诱因,也没有眼红眼痛、视物变形这些症状”,突然觉得有些奇怪。
  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
  好像不太专业,但诱因和阴性症状又说得很详细专业,有点像……
  考试题目!
  元冬终于知道怎么形容这个问诊内容了,就好像那种病例分析题,给出一个病例,要你书写或者选择相应的诊断、鉴别诊断乃至治疗方案。
  一旦开始往这方面联想,她甚至觉得这个案例有些眼熟,无诱因下视物模糊6月余,进行性加重,包括那些阴性症状都似曾相识。
  “哎呀,今天一天门诊,明天下班还得帮陈主任去给本科生上课。”等待下一位患者进来的间隙,导师随口的几句抱怨让她恍然大悟。
  这病例不是跟她昨天做的ppt里的一模一样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