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借着园工修铁路(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时正值1874年年末,虽然大清帝国成功的击退了日本对台湾的入侵,但一向为天朝所轻的东海小国日本竟然仅凭着几艘铁甲兵舰和几千使用西方武器的部队,竟敢窥伺天朝疆土,对中国朝野的刺激可谓极大。而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下,大清帝国很快开始了第一次海防大筹议,而之前一直为国内保守顽固势力所阻挠的铁路、电报、造船、采矿等一系列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事业,也都得以破阻力兴办起来。
  这些事业的兴办,从时间上说,正是在慈禧太后万寿庆典之后,何来从什么“边防经费”、“铁路经费”中“提用”、“腾挪”之说?
  实际的情况则是,因为台湾之役刚刚结束,军费开支浩大,为了节省军费起见,慈禧太后下令庆典尽量从简,是以在1874年的万寿庆典中,诸如“点景”、“修葺街面”等项,全都取消了,除修“天地一家春”耗银一百余万两为大宗之外,整个庆典的花费,据部分学者查阅清宫内务府档案详细考证,当在三百万两白银左右。
  而这三百万两白银的来源,主要出自“京外统筹”,即各地官员及商民的“报效”。
  根据内务府档案的记载:各省“报效”的数额如下:
  直隶:20万两。
  江苏:20万两。
  江西:10万两。
  安徽:20万两。
  广东:20万两。
  广西:20万两。
  福建:10万两。
  浙江:20万两。
  四川:40万两。
  湖北:20万两。
  湖南:20万两。
  云南:5万两。
  贵州:5万两。
  河南:5万两。
  山东:5万两。
  山西:10万两。
  陕西:5万两。
  甘肃:5万两。
  东北各省将军:20万两。
  此外还有:
  台湾商民报效银:4万两。
  琉球王尚泰进献银:6万两。
  雪域卫藏**班禅进献银:10万两。
  康藏众土司头人进献银合计:20万两。
  山西殷商乔家(乔世庸)报效银:10万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