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 / 3)
“我也是猜测,”邱茗长叹了口气,目光瞥向旁处,“先前有过疑惑,但是一直没找到机会问你。”
“怎么?你小子在行书院翻我的旧档了?”宋子期似笑非笑,拾起叶片搓了两把扔掉,“还是说宫中常驻之人,身份卷档你们都会查?”
“我没查过你,行书院也没查过你,先帝御医极力举荐的人,又从太医署考核提拔上来,不会详查。”[1]
“那你怎么知道的?我从小长在淮州,无异族相貌,连菩提寺的师兄弟都少有人知晓。”
“连尘。”
心头揪起,邱茗掐了手指,“你在疑我吗?”
宋子期瞳色深邃,黝黑空洞,而后猝然一笑盖过,“谁疑你,我都不会,邱月落,般若大师门下弟子,善其行,知其事,许过承诺绝不食言,我说过保你一命,不求享常人寿,至少能让你应付完京中这些破事。”
“对不起,我。”
“别解释了,你性子我还不了解?”宋子期再次含下眼,摆弄框中药草,“说说吧,怎么猜到家母身份?这件事除了收养我的老郎中,连师父都不知道。”
“没什么,只是平日你择药偏爱戎狄草药,怀婴、白桑皆是如此,还有更重要的。”
邱茗闭上眼。
“那时单凭我们间的关系,你不可能收常安为徒。”
与其说对宋子期身份是他私下的推测,倒不如说他从未信过自己。
那年红墙细柳弯垂,在春风里轻盈摇曳,印下条条绿荫,素色长袍的人腰间挂了太医署木牌,一手拎着药箱,对他满眼敌意。
与宋子期的初次见面,邱茗记忆犹新,来者没给他好脸色,嘴里蹦出了句,长得面熟、看上去不坏,怎么去当内卫了?当时的他戒备心极重,一点风吹草动便像只受了惊的猫,根根毛发炸起,听闻这人见过自己,差点拿断血刃割了人的脖子。
好巧不巧,他正准备动手的时候,无意中沾的香木被闻出是淮州路子制出的药香,宋子期人快嘴也快,一声沉水香喊出,师兄弟二人这才相认。
常安是邱茗捡回来的孩子,有一半戎狄血统,相较于中原人,稍卷曲的头发和硕大的眼睛,有些许异族的相貌。
可能是从小孩身上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半推半就下,太医郎以医门需传承为由收了这小徒弟。
“常安是个好孩子,”宋子期低头笑了笑,“虽然笨了点,制药慢了点,但医理能背,教他的穴位针法过几遍也能记住,有他盯着你,我至少安心点。”
“你的徒弟,自然不会差。”
“邱月落。”
一声名字唤得思虑深沉,面前人抬脸,眼里酸涩又难过。
“菩提寺六年,你过得开心吗?我从没听你喊过我师兄……”
邱茗手指僵住,心跳声骤然停顿,冗杂翻涌的悸动在心底奔腾,被压抑记忆深处的往事浮现眼前。
缘启山烟雨蒙蒙,草木葱绿,蜿蜒的小径通向山顶,淹没在寂静里,层层叠叠台阶延伸,师父背他走过雪堆,师兄弟们互相打闹。
十一年前的一个寒冬,下山采药的般若大师在灌木下捡到了快冻死的他,醒来时,破旧的屋舍里,端着药汁的老翁慈眉善目,门框后一群光葫芦小和尚喊他“妹妹”。
再后来,他无视师父的劝阻执意离开,细雨绵绵,长长阶梯上院门紧闭,无人送行。
邱茗认为自己从不属于菩提寺,虚无缥缈、若即若离的感觉令人怅然若失。六年他很好,师父对他很好,师兄弟们对他很好。
空念会在雨天提醒他别坐屋顶上发呆,空知知道他畏寒会偷偷给他留热粥,师父说他气质不似普通人家的小孩,日后总会离开,便没让他剃发,却不想最后一次会面不欢而散。
有太多美好舍不得放下。 ↑返回顶部↑
“怎么?你小子在行书院翻我的旧档了?”宋子期似笑非笑,拾起叶片搓了两把扔掉,“还是说宫中常驻之人,身份卷档你们都会查?”
“我没查过你,行书院也没查过你,先帝御医极力举荐的人,又从太医署考核提拔上来,不会详查。”[1]
“那你怎么知道的?我从小长在淮州,无异族相貌,连菩提寺的师兄弟都少有人知晓。”
“连尘。”
心头揪起,邱茗掐了手指,“你在疑我吗?”
宋子期瞳色深邃,黝黑空洞,而后猝然一笑盖过,“谁疑你,我都不会,邱月落,般若大师门下弟子,善其行,知其事,许过承诺绝不食言,我说过保你一命,不求享常人寿,至少能让你应付完京中这些破事。”
“对不起,我。”
“别解释了,你性子我还不了解?”宋子期再次含下眼,摆弄框中药草,“说说吧,怎么猜到家母身份?这件事除了收养我的老郎中,连师父都不知道。”
“没什么,只是平日你择药偏爱戎狄草药,怀婴、白桑皆是如此,还有更重要的。”
邱茗闭上眼。
“那时单凭我们间的关系,你不可能收常安为徒。”
与其说对宋子期身份是他私下的推测,倒不如说他从未信过自己。
那年红墙细柳弯垂,在春风里轻盈摇曳,印下条条绿荫,素色长袍的人腰间挂了太医署木牌,一手拎着药箱,对他满眼敌意。
与宋子期的初次见面,邱茗记忆犹新,来者没给他好脸色,嘴里蹦出了句,长得面熟、看上去不坏,怎么去当内卫了?当时的他戒备心极重,一点风吹草动便像只受了惊的猫,根根毛发炸起,听闻这人见过自己,差点拿断血刃割了人的脖子。
好巧不巧,他正准备动手的时候,无意中沾的香木被闻出是淮州路子制出的药香,宋子期人快嘴也快,一声沉水香喊出,师兄弟二人这才相认。
常安是邱茗捡回来的孩子,有一半戎狄血统,相较于中原人,稍卷曲的头发和硕大的眼睛,有些许异族的相貌。
可能是从小孩身上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半推半就下,太医郎以医门需传承为由收了这小徒弟。
“常安是个好孩子,”宋子期低头笑了笑,“虽然笨了点,制药慢了点,但医理能背,教他的穴位针法过几遍也能记住,有他盯着你,我至少安心点。”
“你的徒弟,自然不会差。”
“邱月落。”
一声名字唤得思虑深沉,面前人抬脸,眼里酸涩又难过。
“菩提寺六年,你过得开心吗?我从没听你喊过我师兄……”
邱茗手指僵住,心跳声骤然停顿,冗杂翻涌的悸动在心底奔腾,被压抑记忆深处的往事浮现眼前。
缘启山烟雨蒙蒙,草木葱绿,蜿蜒的小径通向山顶,淹没在寂静里,层层叠叠台阶延伸,师父背他走过雪堆,师兄弟们互相打闹。
十一年前的一个寒冬,下山采药的般若大师在灌木下捡到了快冻死的他,醒来时,破旧的屋舍里,端着药汁的老翁慈眉善目,门框后一群光葫芦小和尚喊他“妹妹”。
再后来,他无视师父的劝阻执意离开,细雨绵绵,长长阶梯上院门紧闭,无人送行。
邱茗认为自己从不属于菩提寺,虚无缥缈、若即若离的感觉令人怅然若失。六年他很好,师父对他很好,师兄弟们对他很好。
空念会在雨天提醒他别坐屋顶上发呆,空知知道他畏寒会偷偷给他留热粥,师父说他气质不似普通人家的小孩,日后总会离开,便没让他剃发,却不想最后一次会面不欢而散。
有太多美好舍不得放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