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房和生育,于女子来说真不是啥天赐恩露,一个搞不好要命的。
  所以大户人家的主母生完孩子,基本就会主动给丈夫安排通房,不是贤惠,纯纯为了保命。
  大房的三嫂嫂便是难产去世的。
  因为这个,家里立下了娶妇当娶满十八岁的规矩。
  三嫂嫂就是年纪太小了,不适合生,怀了只能硬生的缘故造成的。
  三哥哥至今还未走出阴影。
  那些事离虞兰芝貌似很遥远,实则也就是眨眨眼的功夫。
  她本能有些畏惧,又很快会被别的事物分散注意力。
  ……
  天气越来越热,虞兰芝不想出门。
  廿六那日,虞侍郎脸色凝重,晚膳吃得十分压抑,虞兰芝和虞二夫人面面相觑,碍于食不言寝不语的读书人规矩,母女俩一直等饭用罢。
  用完饭喝茶消食的功夫,虞侍郎也才有心情多说两句。
  “南曹又有事儿了?”虞二夫人问。
  虞侍郎摇摇头,“吏部还算太平,没有人来南曹找不自在。”
  沉吟许久,他看了一眼天真无邪的虞兰芝,没当回事,继续对虞二夫人道:“这几日,我心里很不安,总有不好的预感。”
  虞二夫人望着他,“你说。”
  “朝廷一品大员被刺,皇上只在当天发了通疯,最近不知怎地,随便抓了几个无关痛痒的人下刑狱,似乎要息事宁人……”
  “那是三司的事,咱们不操心。再说不还有七郎,他不是去了菱洲。”
  虞侍郎:“他去菱洲,主要侦办王府纵火案。”
  虞二夫人叹气:“陈太师的事,没人管了吗?”
  死一个陈太师不可怕,可怕的是圣上对于一品大员遇刺的离奇态度,前后不一。
  虞侍郎:“你见过哪个正经帝王朝令夕改的,更何况死的人还是亲外祖父。”
  虞二夫人凝滞不语。
  一旁的虞兰芝掏出丝帕沾了沾额角的冷汗。
  “阿爹,”她说,“照我看陈太师死有余辜。您忘了么,之前那位赵大人,寒门出身,为人清廉,就因为不熟悉洛京的规矩,下轿让路慢了一步便被刻意外调。当时您多不满啊,为此上了多少回奏疏,惹得陈太师给您甩脸色,然后呢,赵大人外调途中舟车劳顿,父母双亡,妻子流产。为这么点子事就让人家破人亡!他这是报应。”
  不是所有官员都能鲜衣怒马,华车宝盖。
  养一匹马的花费足够养二十四个成年男仆,这真不是普通人承受得起的。
  所以外调的赵大人骑驴赴任,家眷挤在小小的骡车,一路颠簸,他受得住,他的父母和身怀六甲的妻子如何受得住。留在洛京却又无房无田产。
  虞侍郎落寞一声叹。
  何尝不知陈太师死有余辜,然而朝堂之上,诸多诡谲牵一发动全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