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 第116节(3 / 4)
*
霍冲送宋修棺椁来建安那一日,宋逸和刘夫人早早就在城外等候了,宋太师抱恙未至,是由宋瑾带着一众宋氏子弟前来相迎。
据说宋修的墓穴被找到后,是齐州世子夫妇,亲赴玄菟郡,主持开穴,移出地下棺椁。
之后,霍肃派弟弟霍冲亲自护送宋修棺椁前往建安传信。
宋逸母子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人影,紧张忐忑,十五年了,终于回来了。
建安城大大小小的世家子弟也纷纷出城,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去看宋逸怎么迎接自己那通敌投降,客死夷土十余年的父亲。
连带着建安城的百姓也纷纷出城来看好戏,城外一时拥挤的水泄不通。
宋修的棺椁被一辆牛车拉着,红漆已经有些斑驳了,看的出是在地下埋葬多年后,又被挖出来的。
霍冲骑着高头大马,与一队士兵亲自护送,到了城门前,霍冲下马,对宋逸和刘夫人深深做了一揖。
刘夫人含泪看着丈夫的棺椁,心如刀绞,向霍冲颔首回礼。
宋逸面无表情,平静看着父亲的棺椁,十五年杳无音信,如今换来的却是一副冰冷的棺椁。
父亲当年到底有没有投降?有没有通敌叛国?
这一个个的疑问,压的宋逸迈不开脚步,扎的宋逸心在滴血,他看着近在咫尺的父亲,却没有勇气迈开一步。
刘夫人流着泪,连连催促宋逸去接父亲回家,宋逸都一动不动。
宋瑾心中五味杂陈,看着宋逸,眼神复杂。
霍冲作揖后,正色对宋逸道:“大哥让我护送令尊棺椁来建安时,特意嘱托我了几句话,要我转告宋郎和夫人。”
宋逸不语,刘夫人催促问是何话?
霍冲看着宋逸,一字一句,以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世家子弟和百姓都能听到的声音,扬声道——
“大哥说,当年令尊在襄平与夷贼大战,夷贼猛攻襄平逼迫令尊投降,令尊宁死不降,战至全军覆没,后被玄菟太守庞融出卖,于襄平遇害,庞融献玄菟郡投降夷贼,今玄菟收复,庞融已被问罪斩杀。”
“叛国的是庞融,不是令尊。”
宋逸眼眶猩红,神情微动,听着霍冲一字一句说完。
“令尊,没有投降,没有通敌叛国。”
刘夫人早已泣不成声,瘫倒在地,捶胸哭道:“世弘,你听到了吗,十五年了,终于还你一个清白,你若九泉有知,也该瞑目了。”
宋瑾扶着伤心欲绝的刘夫人,不住安抚,又转头看着一步一步,走向宋修棺椁的宋逸,眼神悲悯。
当年宋修在襄平全军覆没,尸骨无存。
宋氏与齐州世家牵连太深,一直反对跟岛夷开战,故而也无力去寻宋修下落。
便有政敌借此传谣宋修通敌叛国,来打击宋氏。虽然小小流言撼动不了宋氏,可对当时还年幼的宋逸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宋修遗骨失踪,下落不明,宋氏无法证其清白,故而一直对宋修的事迹讳莫如深,对宋逸更是雪藏不用。
宋逸,被耽误的太久了。
道路两旁本是来看好戏的世家子弟,听到霍冲的话后,纷纷羞愧低头,百姓深感其哀,不断叹气,亦有人悄悄抹泪。 ↑返回顶部↑
霍冲送宋修棺椁来建安那一日,宋逸和刘夫人早早就在城外等候了,宋太师抱恙未至,是由宋瑾带着一众宋氏子弟前来相迎。
据说宋修的墓穴被找到后,是齐州世子夫妇,亲赴玄菟郡,主持开穴,移出地下棺椁。
之后,霍肃派弟弟霍冲亲自护送宋修棺椁前往建安传信。
宋逸母子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人影,紧张忐忑,十五年了,终于回来了。
建安城大大小小的世家子弟也纷纷出城,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去看宋逸怎么迎接自己那通敌投降,客死夷土十余年的父亲。
连带着建安城的百姓也纷纷出城来看好戏,城外一时拥挤的水泄不通。
宋修的棺椁被一辆牛车拉着,红漆已经有些斑驳了,看的出是在地下埋葬多年后,又被挖出来的。
霍冲骑着高头大马,与一队士兵亲自护送,到了城门前,霍冲下马,对宋逸和刘夫人深深做了一揖。
刘夫人含泪看着丈夫的棺椁,心如刀绞,向霍冲颔首回礼。
宋逸面无表情,平静看着父亲的棺椁,十五年杳无音信,如今换来的却是一副冰冷的棺椁。
父亲当年到底有没有投降?有没有通敌叛国?
这一个个的疑问,压的宋逸迈不开脚步,扎的宋逸心在滴血,他看着近在咫尺的父亲,却没有勇气迈开一步。
刘夫人流着泪,连连催促宋逸去接父亲回家,宋逸都一动不动。
宋瑾心中五味杂陈,看着宋逸,眼神复杂。
霍冲作揖后,正色对宋逸道:“大哥让我护送令尊棺椁来建安时,特意嘱托我了几句话,要我转告宋郎和夫人。”
宋逸不语,刘夫人催促问是何话?
霍冲看着宋逸,一字一句,以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世家子弟和百姓都能听到的声音,扬声道——
“大哥说,当年令尊在襄平与夷贼大战,夷贼猛攻襄平逼迫令尊投降,令尊宁死不降,战至全军覆没,后被玄菟太守庞融出卖,于襄平遇害,庞融献玄菟郡投降夷贼,今玄菟收复,庞融已被问罪斩杀。”
“叛国的是庞融,不是令尊。”
宋逸眼眶猩红,神情微动,听着霍冲一字一句说完。
“令尊,没有投降,没有通敌叛国。”
刘夫人早已泣不成声,瘫倒在地,捶胸哭道:“世弘,你听到了吗,十五年了,终于还你一个清白,你若九泉有知,也该瞑目了。”
宋瑾扶着伤心欲绝的刘夫人,不住安抚,又转头看着一步一步,走向宋修棺椁的宋逸,眼神悲悯。
当年宋修在襄平全军覆没,尸骨无存。
宋氏与齐州世家牵连太深,一直反对跟岛夷开战,故而也无力去寻宋修下落。
便有政敌借此传谣宋修通敌叛国,来打击宋氏。虽然小小流言撼动不了宋氏,可对当时还年幼的宋逸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宋修遗骨失踪,下落不明,宋氏无法证其清白,故而一直对宋修的事迹讳莫如深,对宋逸更是雪藏不用。
宋逸,被耽误的太久了。
道路两旁本是来看好戏的世家子弟,听到霍冲的话后,纷纷羞愧低头,百姓深感其哀,不断叹气,亦有人悄悄抹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