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苏醒(二)(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南东北等地大旱,虽然看似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事,但对于京城众人来说,无疑也是关乎切身利益的,当然会让人情绪为之起伏。
  不过,这两地离京城都不近,派去查看粮仓情况的官员一个往返怎么也要用上大半个月,就算是再怎么着急,众人也只能强自按捺住。
  在这样的情况下,承恩公府的那些破事儿显然已经不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而安国公萧立突然苏醒过来的消息,有了大旱给人们带来的震惊在前,也就显得没有那么震撼人心了。
  昏迷了十几年的安国公醒了。
  这个消息没多久就被赵天南知道了,而且还是萧靖北亲自进宫告知他的。
  赵天南听过之后有短暂的沉默。
  这时仍跪倒在地的萧靖北正是一副高兴得不知所措的样子,他微抬着头,一反往常沉默寡言的样子,自打进了御书房就再没停嘴过。
  “多亏了皇上这些年每月赐下的药材,否则父亲说不定这一辈子都没办法醒转了,父亲昏睡多前,醒来之后都差点认不得微臣这个儿子了,记忆也仍停留在十几年前皇上派他离京办差之时,第一句话竟是要进宫向皇上回禀差事呢……”萧靖北滔滔不绝地道。
  听萧靖北提起萧立十几年前出京办差,赵天南的神色便是一动。
  当年若不是因为这件事,他又怎么会忍痛对萧立下手,也让自己少了一名忠心耿耿的可用之人。
  他其实并不能肯定,当初的萧立到底有没有从那吴太医处得到关于当年之事的线索,之所以会给萧立下毒,也只是出于一种“宁杀错,不放过”的心理。
  如今看来,萧立,他大概是不知道当年的事因吧。
  赵天南看着跪地的萧靖北,便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萧立,然后按下了心里那蠢蠢欲动的想法。
  若是换作以往,哪怕明知萧立很有可能对当年之事并不知情,也绝对不会就这样轻易放过,可如今的他正为了两地大旱及粮食之事忙得不可开交,再加上近来精力着实不济,要腾出手去针对萧立安排一个完美无缺的计划,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许久,赵天南挥手让仍沉浸在兴奋与激动中的萧靖北下去。
  就这样吧,到底是跟随他那么多年的忠耿之人,既然他在这样的情况下都能醒过来,想必也是他的造化。
  赵天南这样想。
  ……
  安国公萧立苏醒的消息,就以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渐渐为众人所知,而所有人真正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却是在萧立养好身体之后公然在京城露面了。
  也是在看到这张在京城消失了十几年的面孔重新出现,那些当年与萧立共事过的朝臣们,才意识到他是真的醒过来了。
  而这时,离被赵天南安排出京查探各地粮仓情况的官员们离京,已经有了半月有余。
  算算时间,最多再有半个月,那些能活着回来的人也就该回京了,待粮仓里的真实情况反馈回来,想必京城也就该没了清静了。
  凤止歌本想趁着这暴风雨前的宁静出门放松放松,接着慕晓晓就仿佛知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一样找上了门来。
  慕晓晓自从进了京之后,就被父母管得死死的,很少有机会出门,难得的几次出门还大多都是与凤止歌一起,所以这次在家里闷得实在受不了了,她才会不请自来的去了安国公府。
  这还是凤止歌出嫁之后,安国公府第一次有客上门。
  慕晓晓这也是知道如今安国公府里作主的人是凤止歌,这才会上门,若是换了以前还是周语然当家的时候,她是绝对不会踏进这里一步的。
  许久未见,慕晓晓见到凤止歌之后好一阵的雀跃,叽叽喳喳了半天之后,又抱怨起被勒令呆在家里不许出门的无奈。
  凤止歌本就有出门散心的想法,见状便想起自己的嫁妆里,有好几个位于京郊的庄子,不如就趁着现在京城还算平静,先出去走走?
  正这样想着,却见萧靖北大步进了院子,看到慕晓晓之后,他明显一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