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无名Taito?(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米哈依尔·科根,就是诞生于当地一个殷实的犹太裔商人家庭,因为他是六兄弟中最小的一个,自然而然地格外受到父母的关爱。
  年幼的时候,父亲为米哈依尔·科根取了一个特别响亮的教名“马尔科”,
  这也导致他终生都特别钟爱这个无意间取的小名。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如果有熟人称呼其米哈依尔或科根先生,他经常会生气地选择装聋作哑,但如果人们唤他“马尔科”,则必定会得到一个非常热情地大力拥抱。
  这就是马尔科的名字由来。
  不过,美好的童年时代转瞬即逝。
  1932年开始,随着希特勒领导的德国**党势力急速膨胀,在全欧地域掀起了一场猛烈的反犹太人风潮,连敖德萨这个僻处东欧的小城市也无法幸免。
  科根一家被迫变卖所有的财产,踏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当时米哈依尔·科根年仅12岁。
  早年间的经历,让他早早就步入社会,并且拥有了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1944年,米哈依尔·科根乘坐轮船到达了上海,他原本打算在这个著名的商业都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由于当地采取了一系列针对犹太裔的高压管制政策,最后不得不来到了华北地区。
  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在曾经涉足过的大小数十个华夏城市中,米哈依尔对天津这个已日渐没落的北方商港情有独种,最后再港区附近成立了一家太东贸易洋行。
  只是,幸运的事情有千万种,不幸的经历却经常那么相似。
  到了华北地区没有几年,战争的爆发,让米哈尔再次远走,这一走,就到了日国东京。
  从天津卫赚到的第一桶钱,成为了日后再日国的起始资本。
  战后的日国百废待兴,各种常用生活物资都极端匮乏,这让米哈依尔·科根得以大展手脚,他在东京世田谷区一栋属于某犹太裔富豪名下的大厦里建立了办公室,正式注册了太东洋行。
  然而这一趟的日国之行,其实并不理想。
  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绝少的黑暗时期。
  连续几年都因为日国的各种复杂人际关系,让他焦头烂额。
  直到了1953年的时候,米哈依尔·科根正式把太东洋行更名太东贸易株式会社,英文商标为下向五角星图案中大写的taito字样。
  这,就是最早的taito。
  米哈依尔·科根做了很多行当,从服装的西服,到酒业的酿酒。
  可以说经历了千辛万苦,哪怕这样,要不是后来一次偶然的事件,他还没办法再日国立足。
  帮助日国的大佐千里迢迢把骨灰从西伯利亚送回日国,这样的行为获得了日国人的肯定。
  在这之后,抓住了一切机会的米哈依尔·科根,把没有什么起色的酒业全部变卖,依然转行去了音乐行业,租售翻新机台给到军方,那时候的音乐,对于一个战后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心灵治愈剂。
  这一做,就把整个taito都盘活了。
  再这之后,一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北美著名自动电唱机制造商ami社的老板,凭借着同为犹太裔的关系获得了该品牌自动电唱机的日国地区全权代理。
  米哈依尔·科根从此踏上了腾飞之路。
  这里面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米哈依尔·科根有一次到vv贸易洽谈生意时,发现负责接待的青年职员非常精明干练,他一时兴起之下,向该社的社长威里安斯基兄弟大力推荐,整个青年因此而被破格重用。
  这个人,就是后来担任世嘉社长和esp集团总裁的中山隼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