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算你小子有良心,还知道谁对你好。”
  “我当然知道,皇阿玛对我好!”
  ……
  六月初二,千秋节。
  皇后没有大办千秋宴,只在宫里办了一场家晏,这一天宫外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大早詹事府的玻璃铺子就放了两串千响的鞭炮,放完之后就在门在贴了两张大红纸。
  上面的大红纸写着一行大字“怀表和座钟新品上市”。
  下面那张红纸就写着买怀表和座钟的规矩,“国库欠银”四个字加大加粗,格外显眼,也是满纸规矩的重点。
  几年前有欠银的官员不允许买玻璃,好歹没公开。
  只在朝堂上流传,没有传到坊间。
  这次明晃晃地写在红纸上,也将那层遮羞布扯了下来。
  就差公开名单了。
  原本太子还想温水煮青蛙,慢慢地逼迫他们归还欠银。
  但上个月底宫外传起了胤祜的流言,这一举动惹恼了太子,他弟弟安分守己种自己的地,却惨遭诋毁。
  诋毁他不要紧,欺负他弟弟不行!
  至于其他人,四阿哥是帮凶,大红纸还是他亲手写的。
  原因出在康熙身上,宫外在传胤祜的流言,康熙把几个年长的儿子喊到身边,亲口告诉他们,这一届秀女质量高要指婚的皇子也多,胤祜主动提出晚一届指婚,把机会让给他们。
  所有年长儿子都有份,独独落下了胤祜。
  连两个弟弟也抢在他前面。
  不管外人怎么说,宫里的儿子康熙不许他们有想法。
  为了给胤祜出口恶气,这一纸规矩是三阿哥打的草稿,四阿哥亲自动笔抄在红纸上,五阿哥出主意要放鞭炮。
  这不,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目光。
  现场围观的读书人将当众念出那一纸规矩,瞬间就引起了一片哗然,人群里还有七阿哥和八阿哥安排的托。
  刚热闹起来,就开始搞事了。
  “诶,李兄可曾记得当年詹事府卖玻璃的奇事?”
  捧哏李兄赶紧接话,“什么奇事?我怎么没听过?”
  这世上最不缺吃瓜群众了,哪里有瓜,哪里就有吃瓜群众。
  俩人一开口,旁边的吃瓜群众就支起耳朵,准备吃一手瓜。
  究竟有什么奇事?他们也没听过!
  挑事的托在啧声道:“当年啊,詹事府的玻璃大多是卖给城里的富商,却很少有达官显贵买玻璃。”
  捧哏李兄演得惟妙惟肖,惊诧地问:“那是何原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