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1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俗话说得好,盛世出神童!
  李隆基觉得吧,已经有了男神童,若是再出个女神童,传出去岂不是男女俱全的一段佳话?
  听闻神仙座下可都是童子童女兼有的。
  郭家这小孩才五岁,已经能把字写得规规整整,且连贺知章和钟绍京都对她另眼相待,想来颇有些不凡之处。
  李隆基本想把贺知章唤来问问情况,想了想又改了主意,亲自过去秘书省转悠一圈。
  这种突然出现某个官署悄然观察众人做事的行为,出现在李隆基这种皇帝身上非常合理。
  像有次他闲着没事去翰林院遛弯,就曾碰上有人把朋友私自带进去,记得好像是叫孟浩然来着。
  诗倒是写得不错,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之句。只可惜行事不够稳重,当着他的面还说什么“不才明主弃”,听得李隆基很是不满,直接把他撵回家去。
  你都说我嫌弃你了,我不嫌弃一下岂不是很对不起你的期望?
  左右这类想走引荐路子入仕的文人只是养在翰林院解闷逗趣用的,李隆基当然是随着自己的心意留用。
  你一没有赏心悦目的好相貌,二没有会夸人的好口才,留你下来做甚?
  李隆基正思量间,已走到了秘书省。作为大唐中央图书馆兼国立图书编纂中心,秘书省最不缺的就是书。
  贺知章也是个爱书之人,每逢当值时便手握书卷惬意翻阅,秘书省中不少书卷都垂着他标记阅读内容用的竹制书签,不少后进都会特意借阅并比对着他所写的感悟来读书。
  贺知章在朝中干了三十多年,没捞上什么位高权重的好职位,书却读了不少,差不多算是把秘书省藏书翻了个遍。
  李隆基挺喜欢贺知章的,主要是他这人很会说话,夸起人来花样百出,时常给你一种“错过这个人才你就亏大了”“我居然这么厉害的吗”的美妙感觉。
  谁会不喜欢会贼拉说话的人?
  李隆基不让众人声张,径自迈步入内,却见贺知章以手握着一卷书椅坐在那儿补觉,书案上还摆着个羊皮酒囊,显然是他自己带过来的。
  李隆基上前拿起羊皮酒囊晃了晃。
  一点声响都没有,空的!
  这时有人在外头闹出点动静,贺知章猛地从睡梦中惊醒。他睁开朦胧睡眼一抬头,就瞧见李隆基似笑非笑地立在那儿,手里还拿着他的羊皮酒囊。
  贺知章忙起身见礼:“陛下!”
  李隆基哈哈一笑:“贺爱卿且坐,你我之间不必拘礼。”他自己撩袍坐下,叫人送些茶点过来。
  贺知章主动告罪道:“老臣年迈体衰,白日里头难免精神不济,望陛下恕罪。”
  李隆基并不在意。
  贺知章告老还乡的奏章早就递上来了,是他想留贺知章在京师才一直没有批复。
  他用起人来爱恶分明,觉得人好就会一用到底,谁说他都不太乐意听:觉得对方不合心意也会一撸到底,绝对不会有什么舍不得的情绪。
  你是人才又如何,大唐的人才还少吗?
  你做起事来不尽如我意,我便把你撵出长安!你办不来的事,有的是人能办到。
  面对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很少有人能不迷失其中。
  李隆基就是个很懂得如何利用皇帝特权让自己过得舒心又惬意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