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庶女 第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下半日姑奶奶们也陆续回去,陈太君却让玉蝶把思琪叫了过来,思琪估摸着与邵昀的亲事有关。虽然二太太当日话说成那样,思琪脸上很不好看。但到底自家姐妹的婚事,让思琪说,这门亲事对思芸来说不算差。
  “那天你说的邵家那位公子,你三婶在旁边听了,后来跟我说,想说给思宸。”陈太君直入正题。
  思琪愣了一下,她本来还想着思芸,没想到陈太君会说到思宸。不过这么看来,思芸那边是彻底没戏了。
  陈太君又问:“吴大姑奶奶跟你提起的时候,有没有说过要求姑娘嫡庶?”
  “这个倒是没有。”思琪说着,吴大姑奶奶只是在自己面前提起,说安远侯说的,邵昀这个年龄了,该说亲了,让吴大姑奶奶这个嫂子给留心张罗。
  吴大姑奶奶给她说的时候,有几分抱怨,自己公爹年轻时候干的这些事情,弄得安远侯府脸上都无光。也有几分让她帮忙留心的意思,思芸还是思琪自己想起来的,并不是吴大姑奶奶指名的。
  陈太君便道:“那你就探探她的口风,现在邵家形势正好,那孩子又是秀才,真结了亲也是好事。”
  思琪点点头,道:“等过几日我就去问问看。”能跟邵家结亲对于韩家来说确实是有益无害,而且思宸除了出身差点,不管模样还是行事说话那都是一等一的了,而且不管怎么说都是国公府里的正经小姐。就邵昀那样的出身难道还要求姑娘是嫡出,实在是要求过高了。
  陈太君又道:“虽然那天你二婶说话不太好听,但思芸的婚事你当大姐的还是要留心些。”
  思琪叹气道:“老太太放心,妹妹的婚事是大事,一些小口角我不会放在心上。只是……”二太太那个挑剔劲,她就是再有心,二太太不同意她又有什么办法。
  陈太君忍不住叹了口气,问题的根本确实是二太太。又说几句闲话,思琪也就辞了陈太君回去,陈太君并未留她,只让玉蝶送她出门。
  过年是交际的时候,虽然地位高的人家都是大太太和二太太去的,但三老爷还是有些同僚,还有一些档次不太高的人家都是三太太去的,姑娘们则是看情况去,思宸虽不如思慧出门的时候多,但大部分时候三太太还是带着她。
  连着几天出门,金银锞子,小首饰得了不少,把除夕那天得的放一起,思宸清点一下将近有二十两银子,差不多一年的月钱到手,思宸还是比较满意的。
  “姑娘在屋里吗?”冬梅的声音传了过来。
  思宸忙把自己清点的东西收起来,起身迎了出来,笑着道:“冬梅姐姐来了,快屋里坐。”
  冬梅看思宸出来,也就在门口站住了,笑着道:“不坐了,就一句话,太太让我告诉姑娘一声,明天去许家吃酒。”
  “我知道了。”思宸笑着应了一声,许家?将要结亲的许家吗?
  冬梅福了福身就又回了三太太屋里。
  第22章 许家
  翰林许家要说起来也算的上高门大户了,最清贵不过翰林,名声是有的。只是清贵归清贵,翰林的俸银实在少的可怜,而且翰林这个职位就是想有点灰色收入也不容易。许老爷又是读书人性格,完全就是靠着俸银吃饭。
  许家更没什么根基,十几年前只是一般平民,家里有几亩薄田,也雇不起人,只是兄弟几个下田耕种。当年许家老爷上京赶考都是县太爷,也就是许老爷的岳父资助,后来许老爷不负重众考中进士,留在京中成为翰林,就是现在在老家说起来那也是不得了的官宦人家。
  许太太身为县官的庶女,当初嫁的时候许老爷只是举人,嫁过去之后许老爷才中的进士,随后入京来,当时是风光一阵子的。只是入了京成了翰林夫人,许太太才发现这日子真不好过。京城消费高,只是吃穿用度就算了,更花钱的是,京中这些人情来往太厉害了。
  日子想不俭省也难,偏偏家里姑娘又多,想把女儿嫁的好就得有得嫁妆,许太太三个女儿,大女儿己经嫁了,嫁的也算不错,嫁的是跟许老爷同科的,现在是礼部的主事,算是门当户对。
  四姑娘是许太太的二女儿,屋里还有一个六姑娘是庶女。像韩家这样的国公府第会有结亲之意,这完全出乎许太太意料之外,而且还三房的嫡子,对于许太太来说真是喜出望外了,不过问题也来了,怎么陪嫁。
  国公府第,陪嫁少了那不但惹人笑话,女儿嫁过去也吃亏的。许太太也是没办法了,只得向许家二老爷求助。
  许老爷兄弟三个,许老爷家中老大,许家可谓是全心力的供他读书。许老爷也是真争气,出了头。而许家二爷却是弃农从了商,大珠朝对于商人并不是很压制,商家也可以穿绸衣,子弟也可以读书考科举,所以二老爷后来从商许老爷也是支持的,没少补贴这个弟弟。
  许家二爷也是有出息的,做生意发了财,帮着家里务农的老三,也很想想京中生活艰苦的大哥,只是许老爷不大愿意。京城花钱太厉害,一年多个几百两银子啥问题都解决不了,而且家里也有下人使唤,这日子也说不上苦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四姑娘出嫁,嫁到国公府第,别说几百两,一千两银子的嫁妆也是拿不出手的。更何况许家真是千两银子都没有,就是许老爷也知道这回真的向自家二弟求救了。总不能因为备不起嫁妆就不让女儿出嫁,许老爷还没迂腐成这样。
  跟韩家的婚事有了口头约定之后,许老爷就跟许二老爷写了信,也正巧许二老爷正在京城附近办货,本来就想进京来跟兄长一起过年,又在信上看到四姑娘婚事自然更是高兴。二房人口并不多,二老爷并无妾室,夫妻二人,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儿子许贺武今年十五,女儿七姐巧儿今年才八岁。
  许家是二进的院子,说不上宽敞,但过年图的是热闹,二老爷一家过来,也没另外找地方,只在许家住下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