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山长一个院监,一雅一俗,一个在仕林中名声颇大桃李满天下,一个大半生在官场营营役役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雨。
  两人对裴元的态度和
  看法或许有差别,但对于裴元入赘到谢家的事,都是满心满眼的不赞同。
  不过老先生跟李院监走的路子不一样,进了他的小院,谢九九也没有被老头儿支开,而是两人一起端坐着听了好一通玄而又玄的话。
  听到最后谢九九真的眼皮直打架,就差坐不住一头栽到裴元身上,山长才摆摆衣袖放二人出来。
  “山长跟你我说了那么多无为而治、自在清净、上善若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整个下午就拜见了李院监和山长,这会儿两人往客院走,谢九九忍不住问,“他是老师是长辈,他要是直接说我也不能摆脸色不是。”
  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说裴元选择入赘是没顺应自然,拦着关家把关氏带走是没了人伦,反正话说得挺好听,意思就这么个意思。
  “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非要把话说得这么明明白白了。山长的话再绕,你我听懂不就行了。”
  山长是个讲究雅致的小老头儿,即便不同意也不会直喇喇的说出来。人家要的是闻弦知雅意,什么事情说的太直白反而不美。
  也正因如此,听了山长的教训裴元也半点要改的意思都没有。当学生的哪有那么听话的,师长跟前乖乖听着便是,回过头事情该怎么办,还得靠自己。
  裴元的态度摆在这里,次日他再去找山长问不懂的功课,找李院监说谢家儿郎想要来书院读书的事,两人就都明白裴元的回答,也再不多言什么。
  路是自己走的,脚上磨出来的血泡再疼也得他自己忍着,旁人多说无益。倒是谢文济的文章被李院监看过,便点头答应让他来书院旁听。
  先跟着童生班黄班的学生旁听半年,半年以后再考试,考试完了定去留。
  跟着裴元在书院里住了三日,下山回城的路上谢九九一再犹豫,话到了嘴边好几次又咽回去,直到马车都进城了,谢九九这才歪过身子一把箍住裴元。
  “大热的天这是做什么,听话些,回家了再做?”
  “去你的,做什么啊就做,这大白天的。”
  在书院里两人再离经叛道也不好做那等事,裴元此刻只觉得谢九九贴在自己身侧,明明什么都没干,他都有些莫名其妙的口干舌燥。
  “我是要跟你说个事。”
  “什么事?”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裴元有些警惕的看着几乎整个人都要挂到自己身上谢九九,剑眉高高扬起几乎要从眉骨上挑飞出去。
  “哎呀,我能跟你说什么事,还不都是家里的事儿。”
  “那你先说说看。”
  在一起的时间越久,越能摸准谢九九的脉。别看她这会儿嘴上说得轻松,说出来的话肯定要戳人肺管子。
  果然,谢九九一再强调没什么事的‘小事’,居然是打算扔了裴元一人在府城她先回家去。
  府城的事说来也料理得差不多了,跟关氏的关系说不上好但也绝不算坏。
  等关家人来了以后裴元跟不跟关家人去京城,是继续当谢家的女婿还是去当关家的表少爷,这事只在乎裴元愿不愿意,关氏不会也没有能力左右她儿子的决定。
  那自己老待在府城做什么,家里还一堆的事儿呢。
  第36章
  “你是说你先回去把文济送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