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1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0.心灰 前有定数,后退无门。
  这倏忽乍暖的一天如大江东去, 奔腾浪头褪潮后,滩上遗留着垂死挣扎的鱼虾,那尾巴拍打间耗费着最后的一丝力气, 在最后一抹残阳的照耀下, 奄奄一息。
  太湖石镇着的这一方院落, 院门处还有几名三门外的家丁把守,重峦叠嶂间, 张氏就囚在里头,如作困兽之斗。
  纵然落魄至此,也是一应衣食不缺, 只是出不得门。就此一天一夜, 已叫她憋闷得无所适从, 无头苍蝇似的在细墁红砖上反复迂回。
  有丫鬟再端来饭食,跪在棂心月门之外,“太夫人,这都一天没用过饭了,眼瞧着天就黑了, 您还是先用了晚饭吧。”
  话音甫落, 只见一只白玉鸡头小炉鼎砸出来,与地面一碰, 碰出个怒气难消、冷玉粉碎, “不吃!拿出去!去请老爷来!去跟他说我病了!”
  伴着渐行渐近尖利的嗓音, 人已从里间走到眼前来, 珍珠粉翠的鞋面露出个圆润一角, 循声而望,宝裙风华抖动中蕴着个好大的肝火。
  那丫鬟立时将头埋到地面,一对细水肩筛糠打抖起来, “夫人息怒!已经派人去了好几回了,前后都找不着老爷,只说老爷还在阁中忙着公务,不知几时才回来。我已让人在外厅及老爷院中守着了,您先消消气!”
  那气结郁将近十二个时辰之久,哪里就能消呢?她头也不敢抬,没看见一寸之远张氏绣鞋尖也抬了起来,直往一边薄肩上踹去,“好个没用的东西!见我如此,你们办事便都怠惰起来了,好啊,好啊,我既然困在这里,正好儿得了空,将你们这些狐媚子似的小贱货都发落发落!”
  眼看怒火烧天,宋知书倏然从外间迂了进来,一瞧这声势,拧起眉头劝两句,“现如今母亲还是应当好好保养些,怎么又拿着个小丫鬟撒气?”他扶着张氏进去,朝小丫鬟瞥回一眼,“你下去吧,饭菜备着,一会儿太夫人饿了再热上来。”
  才落榻,张氏便将满腹委屈都化作眼泪倾盆而出,一番挥洒,自掩襟上抽出一条金菊浮光锦绣帕,左蘸一眼右蘸一眼,“你个没良心的!娘辛苦养你这样久,你现时才来看我不说,头先在那贱种院儿里,你闷声不吭的连句话儿都不替我说!我是造的什么孽,养出你这头白眼狼?老天爷,何苦要这样作践我?我一日不好也有千日好,你爹也能这样狠心,竟将我弃在这里不顾!”
  凄风苦雨一阵,下侧翘腿而坐的宋知书并未反应,只等她哭闹,好一会儿,见她抽抽搭搭像是萎靡下来,他才开口,“母亲哭好了?既哭好了,就说正事儿吧。”
  恰时丫鬟捧上一盏清茶,他端起来吹一吹,俨然处变不惊。张氏气极,随手拔了头上一只凤翚翅的金簪朝他掷过去,“好啊,你还真是个没良心的!我睡不好吃不下,你倒有闲情喝茶?”
  那厢饮过一口,才撩了袍子捡起地上的金簪重新奉上,就势与她对榻而坐,倏而泄一缕嘲弄的笑,“母亲,这些话儿不该是说我,你应该说给父亲听,他老人家才是头一个没良心的。”
  这一笑过,他端正起来,正要说话儿,又见两三个小丫鬟进来点灯,点一盏,便用一个枯草黄的灯罩笼上,霎时屋里亮起几轮明月,却照得他顿感孤苦无依。
  而唯一能相依的,就是眼前这个风韵半存的傻女人,好一个痴心女配了条恶豺狼。他忽而又笑,嘴角荡尽讽刺,“母亲,不是我不替你求情,您是我亲娘,我怎么会置您于不顾?只是没必要作那无用功罢了……,您可晓得,是谁要害您?”
  “还能有谁?”张氏未细想,将手掌一拍,脆镯嗑出清脆利响,尖尖的、碎裂的如她的拔高的嗓音,“还不就是那个贱种?再有他那个乡野丫头!我倒是错看她了,只当她就是个憨兮兮的傻丫头,没想到竟有这些心眼儿,只怕是他们小夫妻同心,要一齐置我于死地呢!”
  “再有呢?”
  “再有……,”她将细眉重蹙,眉尾萧条地下坠着,似坠下张扬跋扈的一生,“再有,一定是小月那个死丫头!你不晓得,我还怀你在肚子里时,府中有个丫鬟狐媚子似的巴着你父亲,我看不过眼,将她打发出去了配人,这小月就是她生下的小贱人!一定是想着替她娘报仇来了,我瞧她是想瞎了心!”
  话说着,盛怒之态又转为柔和,“你爹倒从不是那等沾花惹草之人,从前多少姑娘看重他,他都是洁身自好从不与这些人歪缠,是她娘自个儿痴心妄想,也不瞧瞧自个儿什么身份,还不是只能配了那起混账酒色之徒?”
  一番痴、一番怒,却未说到点子上,宋知书重重喘出一口气,心头百转千回,一时也犹豫该不该击碎这女人的幻想,但思及现状,只好说来,“母亲,我瞧不是别个痴心妄想,呵……,是您自个儿在痴心妄想呢。”
  张氏惊乍着侧目而望,不过只有这一瞬,她便缓下去,重新绽放出一缕从容的笑,她料定,他即将说出的话儿一定是他自个儿的臆想,当不得真。
  “我说替您说话儿是无用功,您只往深了想吧。那天,青莲说出她妹子的事来,又说有证据,怎么父亲连证据都没瞧,就直接定了您的罪,并未重罚,只把您困在这里三个月。三个月……。”
  他歪嘴笑来,唇间的虎牙是刺向人心的匕首,“三个月,恐怕这三个月立储之争即能见得个高下,而高的,不会是舅舅。您别惊,前些日我一直疑惑,怎么景王忽然被囚,而舅舅春风得意,我多番提醒,他们只不当回事儿,恐怕早已中了别人的计了。昨晚到现在,我一直未睡,细细思来,总算想出个所以然,父亲是景王的人,只怕还从您这儿套了不少舅舅的消息去。”
  “什么?”张氏振了身躯,乍惊之下,胸中波澜滔天,而嘴上说出的话儿,不知是在宽慰他还是宽慰自己,“不会不会,你父亲最烦这些个党争,他还常常同我说,叫我别把你舅舅的事儿说给他听,时时耳提明面告诉我,叫我张家少同这些事儿歪缠一处呢。”
  “他不这样说,您又怎么能放心的将事儿告诉他?”宋知书缓缓笑着,每个字儿都似风刀霜剑,“再往长了想,恐怕他当初娶您,憋的就是这个主意。这样也好,母亲,您困这三个月,正好撇清与张家与舅舅的关系,纵然将来舅舅败了,也牵扯不到你我头上来,我这边儿会再去劝一劝他,怕只怕,他向来一意孤行,为时已晚矣。”
  好半天,张氏脑子里搅作一团浆糊,名利纷争已蓦然从她心里退出来,仿佛那些只是安稳生活之上的追求,眼下,安稳遽然被动摇了。
  沉默半晌,她扯出个干涩的笑,嗓子里卡着个什么,不上不下,堵得她声音哑而沉,“你这孩子,尽是胡说,你爹纵然对你凶一些,那也是你平日没个正形的缘故。说到底,这也是他做爹的一番苦心,你怎能说出这些话儿来编排他呢,莫说他,就是我听见了也伤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