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在年代文里躺赢 第9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也觉得嫂子能行,年底的三八红旗手都能争一争。”
  简青桐这回脸上真发烧了,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
  “也,也没那么好啦。我也只出了这么一丢丢小成绩,那边还被人家省报退过稿子,真当不起大家这样夸奖。”
  刘大妮一巴掌拍她肩头,瞪眼给她打气:
  “怂啥?拿出你一天背十页字典的劲头,啥也不说就是干!那老厚的新华字典你俩月出头就能全背下来,这是一般人能有的水平?你就是能行,不用这么谦虚!”
  魏向前跟于阳俩人一听都惊了!
  “嫂子你在背新华字典?”
  简青桐讪讪地笑:
  “我这不是起步太迟嘛,认识字不多也没合适的课本,就只能自己闷头自学。要不是有字典,我也不知道和字能有六种读音,凿子换个词儿组就要念成确凿(作),说服要念(睡)服。
  我这不是怕自己念白字被人笑话嘛,也没别的老师教,就自己想出来这么个笨办法,反正字典总不会出错的。”
  事实上,新华字典也修正了好几版。上述几个词语的读音也几经反复,最后也会统一改成确凿(zao)和说(shuo)服。
  以后就连“的地得”的用法区分也会取消,统一变成“的”,为的是方便中文在全世界的推广,降低外国人学中文的难度。
  这也就造成了简青桐穿书回来后水土不服的窘况。
  明明她是土生土长的华国人,接受的是完整系统的华国教育,却因为时代不同文字的演变,而不得不再次从头学起。
  这也是王静编辑说她文字功底差,白字多语言不通顺的根本原因所在。
  就好比唐骏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古诗《山行》,她学的时候老师教的是“远上寒山石径斜(xie)”,于是当唐骏摇头晃脑背石径斜(xia)的时候,她下意识随口纠正,然后就被打脸了。
  这会儿它就念狭!
  再比如她自学的初中课本里的《马说》里也好多坑,像是“一食或尽粟一石”里的石,它不读十而读担!
  相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改得简青桐苦不堪言。
  谁叫她记性好呢,以前背得有多熟,现在改得就有多难。
  也许几十年后,等唐骏他们的孩子上学了,这些字的读音又会重新纠正回来,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家长们就会懂她现在的痛苦了。
  魏向前这会儿就理解地看她,一副难兄难妹的表情安慰道:
  “嫂子我懂你,这个多音字真的太叫人挠头了。不过我没嫂子你狠,居然把着新华字典背,难怪你进步这么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嫂子你的付出都会有收获的!”
  于阳跟他熟悉,闻言揶揄道:
  “你可得了吧,嫂子还用得着你鼓励?人已经出成绩了!你上月文化课考试才刚及格吧?”
  魏向前苦着脸求饶:
  “说人不揭短啊,在嫂子跟前给我留点面子,我回去加倍用功还不行么。”
  于阳打趣两句就算,扭头又跟简青桐确认:
  “嫂子你看这采访的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