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海岛美人 第8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包所长放心后,勉励了林碧清几句,便让她离开了,林碧清穿上实验服,戴上专门地防护面罩,以及手套,再给浑身上下消毒之后才走进实验室。
  而她刚进去实验室,就听到了冯宇辉教授的训斥声,“这确定这是芳纶纤维?不用机器,我都能拉断,你还想用它做防弹衣,嫌弃死得不够快吗?”
  而那个研究员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同志,立刻委屈得眼眶通红,赶紧道:“我再去改进方案。”
  “冯教授,芳纶纤维还没有解决吗?”
  林碧清走过去拿起实验台上失败的样品,徒手拉扯试了试强度,还挺结实的,没有被扯断。
  冯宇辉接过用旁边的仪器,轻轻一拉,“嘭”的一声应声而断。
  林碧清把断成两半截的纤维收起来,打算一会儿再去研究研究,不过她先问了另外一件事,“六棱草的纤维提取出来了吗?”
  冯宇辉点头,好奇道:“六棱草纤维强度还不如菠萝叶纤维,你怎么想的,用它来做防弹衣?”
  林碧清笑着回道,“六棱草的纤维虽然强度不够,但是它有个优点,缓冲性能好,子.弹打身上的冲击力也不轻,如果打到要害部位,它的冲击力也够人喝一壶的,六棱草纤维就能更好地减轻冲击力,减轻人的疼痛。”
  冯宇辉:“你报告里可没写这个。”
  林碧清:“报告那么多字,全靠手写,当时我又在月子里,所以写的省略了点儿。”
  接着林碧清又问:“六棱草的产量如何?”
  冯宇辉脸色难看地说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不多,而且大部分还不在咱们的经济区。”
  这就难办了,不过也不是大问题,“野生的不在就不在了,反正靠野生的,也不能大量生产,最后还是得靠人工种植,咱们在咱们的领海人工种植就成了。”
  冯宇辉的脸色这才好了些,接着又说了另外一种原材料,就是生长在渤海和黄海交汇处的一种海藻,他庆幸道:“幸好只是用来做催化剂,要不然凭借它们对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咱们就是再研究,它们的产量也不能大量供给。”
  林碧清赞同地点头,“是啊。”
  接着她想起一件事,因为某国倾倒核污水,让海洋环境大范围的被污染,这个海藻差点灭绝呢,要不是咱们国家留存了它的孢子,这种海藻就会彻底灭绝。
  她提醒道:“所以海洋环境必须维护好。”
  冯宇辉神色严肃地点头,“当然了,要不然就这海藻的娇气劲儿,要是不长了,不仅仅咱们项目组麻烦,也是整个人类的损失。”
  俩人谈论了会儿,就被黄教授通知开会,黄教授是项目组的组长,是纺织工程的资深专家,咱们华国的化纤工业他居功至伟,他今年都七十二岁了。
  这次他来项目组是他自己竭力争取的,一来是为祖国做贡献,二来也是圆他心中的一份遗憾。
  他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儿子和闺女都是被敌人的子.弹打死的。
  当他得知敌人有防弹衣的时候,心里的愧疚和自责差点把他淹没,他在纺织领域钻研多年,如果能够研发出防弹衣的话,他的孩子是不是就不会死,他就不会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惜他前些年他分身乏术,这些年虽然有研究,但进展不大,直到看到了林碧清的报告。
  黄明德教授德高望重,当项目组组长,林碧清自然没意见,而邓教授是副组长,更是没有问题,一来他自己本身有本事,二来还有林碧清这个有本事的学生。
  这些且不说,就说全项目组开会的时候,林碧清看到了两个年轻鲜活的面孔,都是二十来岁的模样,穿着一身的绿军装,她进去的时候,俩人还乜斜了她一眼。
  她拽了拽旁边姚敏的袖子,问:“那两个年轻同志很天才吗?”
  她这个内瓤不是原装货的除外,一般进项目组的研究员,就算是实习的也都至少二十五六岁了,这俩人的年纪普通人大学都没上完呢,除非特别天才跳级提早完成学业。
  但姚敏摇了摇头,低声道:“他们刚高中毕业,刚刚被推荐进工民兵大学,目前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家世背景很硬,你没事别招惹他们,实在看不惯就找黄教授反应。”
  林碧清皱了皱眉头,这是二代来项目组镀金来了,后世这样的情况都不能避免,她虽然反感,但也不会去当什么正义的使者,除非这俩人在项目组无法无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